《紀昌學射》教案設計(精選14篇)
《紀昌學射》教案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百發百中”等詞語。
【能力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品質,感悟到“學習要練好基本功”的道理。
2、練習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發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通過品味關鍵詞句和朗讀想象的方法,體會到紀昌的決心、毅力、恒心,豐滿人物形象。
【教學重點】: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教學難點】:結合重點語句,體會人物品質。
【教學方法】:朗讀;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用課件出示幾幅關于寓言的圖畫,學生說出相關的成語,進而引入到寓言。生回憶寓言的作用。從而導入課文《紀昌學射》。
二、講解生字“紀”,區別它的讀音。
三、以紀昌為什么要向飛衛學習射箭的故事進入課文內容
四、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打開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想一想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用老師所給的提示說主要內容。然而飛衛讓紀昌先練的是什么么呢?紀昌練得怎么樣
五、研讀課文,體會情感
1、學習第一次練眼力。
①自由讀文章的第2自然段,找出飛衛的要求及紀昌的做法。
②課件播放織布機視頻,生認真看,體會飛衛學的難度。
③選幾位學生上臺看老師準備好的梭子,親自體會難度。
④找出紀昌練的結果,生反復讀。
2、學習第二次練眼力。
①生找出為什么紀昌還要練眼力?
②第二次是怎樣練的?結果怎么樣?最后飛衛認為他成功了嗎?成了一個怎樣的射箭手?
③體會這幾年紀昌可能會遇到什么事?突出了他的哪些精神品質?
小結,主要以《紀昌貫虱》的故事總結,引出他是到底怎么能稱得上是射箭能手的。
六、課后拓展
生活中,
我們學畫畫,先練__,
我們學寫作文,先___,
我們學滑冰,先____,
我們學唱歌,先____。
總結,練好基本功的重要性,進一步揭示寓意。
板書設計:有決心有毅力有恒心專注認真
《紀昌學射》反思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中應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在整個教學設計中主要以兩個故事貫穿全文,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更能自主、深入的解讀文本,朗讀也更能到位。此外,結合織布機視頻和讓學生親自體驗,親自領悟又加深了對寓意的理解。
《紀昌學射》教案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百發百中“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學習要練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要善于聽取別人正確意見和道理。
3、練習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勇于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學重難點:
1、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聯系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
2、體會人物的心理,理解兩則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讀書興趣
同學們還記不記得,在美麗的夏夜 在媽媽的懷里 ,在奶奶的膝前 ,聽故事讀故事的美好情景?故事帶給我們多少快樂啊!今天我們走進第八單元,走進故事長廊,感受它的魅力,并體會其中的道理。本單元有寓言故事,神話故事以及民間故事。
我們讀過《驚弓之鳥》的故事,還記得故事中的更贏嗎?他不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今天,我們再去認識兩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是誰呢?箭法又如何呢?
多媒體出示句子:飛衛是一名射箭能手。有個叫紀昌的人,相學習射箭;就去向飛衛請教。
讀句子:說說從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還想了解什么?(學生可能說:知道飛衛和紀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紀昌是飛衛的徒弟,并且他能百發百中。可能提出這樣的疑問:飛衛是怎樣教紀昌的,使他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要想解開心中疑問,我們就來讀寓言故事《紀昌學射》,我想,同學們不僅會從故事中找到答案,還會得到有益的啟示。(相機知道“射”的意思是“射箭”)
二,自讀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2、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為心中的疑問找到答案。
3、思考:你有什么問題想跟大家探討?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三、交流討論,朗讀課文
1、指名課文,注意隨機指導讀正確詞句。
2、匯報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四、學習課文
1 全班齊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2、引導學習第二自然段。(1)當紀昌向飛衛學習射箭時 ,飛衛怎樣對紀昌說的 (學生答)
(2)紀昌照做了嗎?他是怎樣做的?(學生答)我們該怎樣讀這句話呢?(指導學生讀,讀出紀昌的虛心和認真來)(3)大家想一想,紀昌在練習的時候,他心里會怎樣想,別人會怎樣議論呢?(學生回答)。(4)紀昌這樣練過之后,結果如何呢?(學生交流)(5)從這段話可以看出紀昌的什么呢,你受到什么啟示呢?(學生交流)
3、 依照此法學習第三自然段。
4、 在練習了眼力之后,飛衛怎么教紀昌做的?結果如何呢?
5、大家想一想,紀昌向飛衛學習射箭,為什么飛衛先教他練眼力呢?(引導學生回答出要練基本功)。能否舉例說明,比如:要想掌握射箭本領,就要先練眼力。要想掌握騎車本領,就要……;要想掌握滑冰本領,就要……;要想掌握操作電腦本領,就要……;
五、小結
本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什么樣的道理呢?
學生交流討論,并指出從課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來。
師小結,無論學習什么技藝,都要有扎實的基本功,當然還要有恒心,毅力,還要有好老師的正確指導。
板書設計
牢牢地盯住一個目標,不眨眼睛
眼力 基本功 ( 有恒心 毅力 )
把小東西看成大東西
《紀昌學射》教案設計 篇3
說課:《紀昌學射》一文是人教版四下第29課的一則寓言故事。這則寓言故事選自《列子?湯問》,講的是紀昌拜飛衛為師學習射箭,飛衛告訴他先要下功夫練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個目標,不能眨一眨”;二是“練得能夠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紀昌一一照做。等練好了眼力,飛衛才開始教他開弓放箭。后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寓言教學的核心是引導學生正確揭示寓意。教學中我從學生已知的寓言故事入手,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抓住文中重點詞句,體會人物品質,感知人物形象,領悟故事中所闡明的道理。鼓勵學生在主動積極地思維活動中大膽質疑,發表獨特見解,加深理解和體驗,獲得思想啟迪。
《紀昌學射》這則寓言篇幅短小、內容淺顯,但人物個性鮮明,給我們塑造了一個勤學苦練的紀昌。特別是文章中描寫紀昌練眼力的句子,描寫生動,突出表現了紀昌的品質。這部分內容既是故事情節的重點,也是語言表達上的重點。如:練習眼力的句子“妻子織布的時候,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兩年以后,紀昌的本領練得相當到家了…… ” “他用一根長頭發,綁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邊,聚精會神地盯著它。……”這兩句話寫出了紀昌練習眼力的決心、毅力和恒心。說他有決心,是因為他練習的目標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來回穿梭的梭子,這就增加了追逐目標的難度;說他有恒心、毅力,是因為他躺在織布機下面,并且一躺就是兩年,其學習之勞苦可想而知;并且,據說他練習看虱子時又用了三年。前后利用五年時間練習基本功,其恒心和毅力可見一斑。紀昌學習的態度及決心、毅力、恒心,與他成為一個射箭能手息息相關。因此,教學中,我們應該引導孩子緊抓練眼力語句,在品詞品句讀中感悟紀昌品質。
在教學時,我讓學生先讀,在讀中感悟紀昌的那種堅持不懈、刻苦努力的精神,并用聯系生活實際來說、做動作體驗等方法來達到充分感悟。而在第三段學習中,給學生提示放手讓學生自己讀,自讀自悟,因為上面經過第二段的學習,學生已經了解到了紀昌的形象,現在讓學生自讀第三段,讓他們去找出也能體現紀昌的這種精神的詞句,自己品味品味,讓學生不僅對紀昌這個人物的形象有了深刻的認識,而且也讓學生學習到了閱讀的方法。
這則寓言故事,幾乎沒有寫紀昌是怎樣學習射箭的,課文寫“學射”的只是一句話“飛衛開始教他怎樣開弓,怎樣放箭。”課文與其說是“學射”不如說是“練眼”。那么課文為何不叫“紀昌練眼”呢?飛衛為什么一再強調紀昌練習眼力呢?這正是這則寓言的寓意所在,練眼是學射的根本前提與基礎。沒有扎實的基本功是不可能有高超的技藝的。本來想一開始就說學東西要有練就扎實的基本功,但是又覺得不妥,最后我把它放在最后,因為我覺得在體會了紀昌的這種那么花功夫去練眼力后再去感悟原來它是學好射箭的基礎,這樣更加讓學生有恍然大悟的感覺,體會也會更深些。
反思:整堂課,我覺得我的預設很好,但是畢竟理想和現實還是有很差距的,很多問題都想到了,可由于時間關系還是有些倉促,有很多問題我都不愿意舍去,生怕學生沒有掌握好,過多的灌輸學生自己的思想,希望自己能夠再努力,爭取做到真正的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活躍課堂。希望各位老師多多指導。謝謝!
《紀昌學射》教案設計 篇4
《紀昌學射》這則寓言篇幅短小、內容淺顯,但人物個性鮮明,給我們塑造了一個勤學苦練的紀昌。特別是文章中描寫紀昌練眼力的句子,描寫生動,突出表現了紀昌的品質。這部分內容既是故事情節的重點,也是語言表達上的重點,應該說是人文精神與語言表達的結合點。
本單元要求學生能簡單復述課文主要內容,我決定以本課為例,重點訓練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在自由讀課文之前,我就提出要求邊讀邊思考這則寓言主要講了什么內容。我知道班上概括主要內容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很多同學都是基本上把課文讀一遍,沒有詳略沒有概括,這是很讓我頭疼的問題。于是,我在黑板上列出課文的提綱,引導學生按照順序將內容說完整。紀昌向射箭高手飛衛學習射箭,飛衛讓他先……后……最后……終于成了……有了這個提綱,學生在概括的時候有了一定的方向性,我讓學生自由說一說,再指名說,同桌互說,用多種方式讓孩子說,并一再強調這是按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來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大家一定要記住并好好地使用這種方法。訓練之后,大部分學生能夠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紀昌學射》教案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自主認識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聯系生活理解“注視”,結合語境理解“相當到家”。
2.在讀讀議議、品句析詞中體會人物的品質、感悟“學習要練好基本功”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2.結合重點語句,體會人物品質。
教學過程:
一、聯系舊知,揭題導入
1.還記得《驚弓之鳥》嗎?射箭能手更羸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2.這節課我們也來認識一位射箭能手。板書:紀昌
(提醒昌的寫法),齊讀,——補充課題。
3.《紀昌學射》是一則寓言,我們不僅要讀懂故事講了什么,還要想想故事蘊含著的寓意。
二、初讀寓言,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爭取把課文讀通、讀懂。
2.檢查反饋。
(1)指名學生逐段朗讀課文。
①指名學生讀完第一自然段后,誰能把2句話連成1句話來說。
②指名學生讀剩下的4段,隨機正音,練讀不通順的句子。
(2)誰能來說說紀昌學射的過程?(指名說,不夠理想的話出示提示。)
出示提示,指導練說。
紀昌向射箭高手飛衛學習射箭,飛衛讓他練眼力,先練( ),再練( )最后練( )終于成了( )。
三、讀讀議議,感受紀昌
1.紀昌學射地哪個環節給你留下了深刻地印象?(指名說,評價:對,這也是課文課文寫得最具體最精彩的地方。)自由讀課文2、3自然段,畫出紀昌練眼力的句子,并想想從中你感受到一個怎樣的紀昌?
2.交流,出示句子:
妻子織布的時候,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
他用一根長頭發,綁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邊,聚精會神地盯著它。
(1)讀讀這兩句話,句子中的哪些詞讓我們感受到了紀昌的勤學苦練,請你把它圈出來。
(2)理解感悟“注視、聚精會神地盯”。
①聯系生活理解“注視”:平時你都注視過什么?
②比較紀昌的注視與我們剛才所說的有何不同:現在紀昌注視的是什么?
③創設情境,在朗讀中體會時間的長。
④再讀第二句,這聚精會神地盯又該怎樣呢?
3.有句話叫做“功夫不負有心人”,紀昌的苦練收到了怎樣的成效呢?
出示語段:
妻子織布的時候,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兩年以后,紀昌的本領練得相當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針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會眨一下。
他用一根長頭發,綁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邊,聚精會神地盯著它。那只小虱子,在紀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來,練到后來,大得竟然像車輪一樣。
(1)男同學讀紀昌如何練習,女同學讀練習的效果。
(2)第一次練習得相當到家,怎么個相當到家?
(3)第二次練習,如果也用上相當到家,該怎么說?
四、反觀飛衛,感悟寓意
1.紀昌之所以能這么刻苦地練習眼力并取得成效,那是因為有老師的指導。請找出老師指導他的句子。
2.出示句子:
“你要想學會射箭,首先應該下功夫練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個目標,不能眨一眨!”
“雖然你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你的眼力還不夠。等到練得能夠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東西的時候,你再來見我吧!”
(1)誰學著老師的樣子來指導指導紀昌。
(2)紀昌想學的是射箭,老師為什么要讓他下功夫練眼力呢?
(3)指導朗讀。
(4)學習射箭是這樣,那要學習書法,或是學習其他本領,你又覺得該怎樣呢?
3.紀昌按照老師強調的重點去學習射箭,終于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你們從中明白了什么呢?
出示練筆:因為紀昌( ),所以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五、布置作業,拓展積累
把《紀昌學射》的故事講給家長聽,并與家長聊一聊從中得到的啟示。
板書設計:
紀昌學射
下功夫練眼力 睜大眼睛注視
聚精會神地盯
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紀昌學射》教案設計 篇6
《紀昌學射》教學反思
《紀昌學射》是一則寓言故事,文章并沒有把筆墨用在紀昌是如何學習射術,而是詳細的講述了紀昌兩次練眼力的過程,說明只有練好扎實的基本功,才能取得成功。寓意十分明顯。在處理教材時我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 凸顯“實踐”,注重讀中感悟
文中兩次練眼力的目的是不同的,第一次是第二次的基礎。所以,我在教學中,把重點放在了第一次練眼力上。為了引領孩子感悟紀昌苦練的品質,我帶領孩子層層深入地品讀句子。一讀,讓孩子理解“注視”的字面意思。二讀,讓孩子通過親身體驗與聯系自己的實際,體會在紀昌的注視中含有的那種堅持不懈,認真刻苦的品質。三讀,通過想象,感悟只有認真刻苦還不夠,還要有恒心,有毅力,讓學生在品詞讀句中層深入的感悟紀昌的學習品質。
二、 滲透學習方法,并貫穿課堂始終
首先,初讀課文后我給學生提供了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句式進行語言訓練,目的是滲透給學生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和運用。“首先、接著、然后、最后”這些詞語把語言組織的更有條理。學完全文后,我再次提供句式進行訓練時,就能水到渠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另外,語言來源于生活,教學中,滲進聯系生活的方法。使課堂教學回歸生活。學生在課堂中表現得興趣盎然,對詞語的理解和對紀昌的學習品質的理解更加深刻,體現了語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本課是一則寓言故事。所以在教學中我重點指導學生領會聯想和想象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用激發想象的方法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文章內容,力求把聯想和想象內化成學生的一種能力。采用由扶到放的方法,引領學生運用學習方法在學習第一次練眼力的過程中,我適時的向孩子們滲透學習語文的方法,并放手讓孩子嘗試運用這些方法學習第二次練眼力。給人以漁,不如授人以漁。我想通過自己的教學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對學生在課堂運用的各種學習方法適時給予肯定和提煉,力求學習方法從學生中來再到學習中去。讓學生逐步學會運用各種方法來理解文章內容。
三、 故事鏈接,激發學生學習寓言的興趣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開頭設計的故事導入,目的是引導學生通過質疑—理解,變演繹為探究。讓學生興趣盎然的去主動讀通、讀懂文本。體會主人公的品質。就今天的課堂效果來看,學生對寓言的學習熱情還是比較高漲的。由于本課容量比較小,所以在學完本課后,我又加入了《紀晶貫虱》的故事作為拓展閱讀。目的有兩個,一是讓孩子們深入體會打好基本功后的重要性;二是將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由課內延伸至課外,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總之,這節課我力求做到充分尊重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學生通過實踐還有一些不足之處,對有些學習方法的處理可能還不夠準確和到位。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將繼續研究和探索。
《紀昌學射》教學反思
《紀昌學射》這則寓言篇幅短小、內容淺顯,但人物個性鮮明,給我們塑造了一個勤學苦練的紀昌。特別是文章中描寫紀昌練眼力的句子,描寫生動,突出表現了紀昌的品質。這部分內容既是故事情節的重點,也是語言表達上的重點,應該說是人文精神與語言表達的結合點。
本單元要求學生能簡單復述課文主要內容,我決定以本課為例,重點訓練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在自由讀課文之前,我就提出要求邊讀邊思考這則寓言主要講了什么內容。我知道班上概括主要內容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很多同學都是基本上把課文讀一遍,沒有詳略沒有概括,這是很讓我頭疼的問題。于是,我在黑板上列出課文的提綱,引導學生按照順序將內容說完整。紀昌向射箭高手飛衛學習射箭,飛衛讓他先……后……最后……終于成了……有了這個提綱,學生在概括的時候有了一定的方向性,我讓學生自由說一說,再指名說,同桌互說,用多種方式讓孩子說,并一再強調這是按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來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大家一定要記住并好好地使用這種方法。訓練之后,大部分學生能夠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紀昌學射》教學反思
《紀昌學射》這則寓言篇幅短小、內容淺顯,但人物個性鮮明,給我們塑造了一個勤學苦練的紀昌。特別是文章中描寫紀昌練眼力的句子,描寫生動,突出表現了紀昌的品質。這部分內容既是故事情節的重點,也是語言表達上的重點,應該說是人文精神與語言表達的結合點。因此在教學中,我特別注意引導孩子緊抓練眼力語句,在讀讀議議、品詞品句中感悟紀昌品質。
《紀昌學射》既然是一則寓言,肯定有其區別與一般的寫人記事的文章,除了人物的形象與精神之外,必有其深刻的寓言。課文幾乎沒有寫紀昌是怎樣學習射箭的,只是一句話“飛衛開始教他怎樣開弓,怎樣放箭。”與其說是“學射”不如說是“練眼”。那么課文為何不叫“紀昌練眼”呢?飛衛為什么一再強調紀昌練習眼力呢?抓住這一矛盾點,我引導孩子在體會了紀昌那么花功夫去練眼力后再去感悟這則寓言的深刻寓意:無論學什么技藝,都要從學習這門技藝的基本功入手。讓學生有恍然大悟的感覺,體會更深。
《紀昌學射》教學反思
《紀昌學射》是人教版四下的一則寓言故事。這則寓言故事選自《列子·湯問》,篇幅短小,語言直白,粗粗一讀,覺得學生沒什么好學,單單就故事情節而言,學生讀一遍兩遍就了解了內容,這樣的文章到底應該讓學生學習什么呢?文章沒有把筆墨用在紀昌是如何學習射術,而是詳細的講述了紀昌兩次練眼力的過程,說明只有練好扎實的基本功,才能取得成功。寓意這么明顯,仔細研讀后,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認識《紀昌學射》中的生字,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百發百中”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簡單復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3、聯系有關詞句,體會紀昌學射箭的恒心和毅力,感悟到“學習要練好基本功”的道理。
為了進行有效地教學,我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談話導入,興趣盎然
我是這樣設計的:孩子們,你們個個都是讀書小能手,能告訴老師你都讀過哪些寓言故事嗎?什么叫“寓言”?是啊,簡短精煉的故事里,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就叫寓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則《列子·湯問》里的寓言故事——紀昌學射。從寓言故事引發孩子們說話的欲望,將學生的興奮點與本課的主題鏈接起來,既省時又高效。同時,教師又點出《紀昌學射》是寓言,告訴學生讀寓言的任務,指向明晰。
二、注重體驗,讀中感悟
文中兩次練眼力,我在教學中,把重點放在了第一次練眼力上。為了引領孩子感悟紀昌苦練的品質,我帶領孩子層層深入地品讀句子。
讓孩子理解“注視”意思。
讓學生用飛衛師傅的話來解釋詞語,告訴孩子們這是一種很好的閱讀方法。
2、切身體驗,有感而讀
請孩子們睜大眼睛,注視著老師手中的“梭子”,幾秒鐘后談感受,體會在紀昌的注視中含有的那種堅持不懈,認真刻苦的品質。
3、創設情境,再感而讀
讓學生想象紀昌在練習眼力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困難呢?如果你是紀昌的妻子、朋友、鄰居,你會說些什么?請選擇一種身份寫下你想說的話。感悟只有認真刻苦還不夠,還要有恒心,有毅力,讓學生在品詞讀句中層深入的感悟紀昌的學習品質。
三、滲透學習方法,并貫穿課堂始終
首先,初讀課文后我給學生提供了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句式進行語言訓練,目的是滲透給學生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和運用。“先……后……最后……終于成了……”這些詞語把語言組織的更有條理。學完全文后,我再次讓學生看板書復述課文主要內容時就能水到渠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另外,能用課文的句子來解釋詞語,理解詞語,這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對于“注視”、“相當到家”我都引導學生嘗試去找可以理解詞語的句子,學生饒有興趣。
學生在課堂中表現得興趣盎然,對詞語的理解和對紀昌的學習品質的理解更加深刻,體現了語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本課是一則寓言故事。所以在教學中我重點引領學生運用學習方法在學習第一次練眼力的過程中,我適時的向孩子們滲透學習語文的方法。但課文的2,3段在段式上十分相似,按照飛衛指點——紀昌練習——練習成效這樣的順序來寫的。但是在教學中,我只做了側重處理,并沒有讓學生運用方法去自學第二次練習眼力,也沒有讓學生去比較感悟的設計,如果把這兩段在學生學完重點語段之后呈現,并進行比較,學生應該不難感悟其表達上的特點。這樣,語文味就更濃了。
總之,這節課我力求做到充分尊重學生。,讓學生多讀多感悟,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但課堂的朗讀依然少了點聲音,少了點感覺,這是我在今后教學中要力求多多實踐的方向。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將繼續研究和探索。
《紀昌學射》教案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虱子”三詞,理解“穿梭、聚精會神、百發百中”等詞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聯系有關詞句,體會紀昌專心刻苦、持之以恒的學習品質,明白學習要練好基本功及得到名師指導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一、課前聊天,溫故揭題。
師:王老師都知道你們很喜歡聽故事,比如民間故事,神話故事,成語故事都愛聽。我們家的孩子跟大家一樣天天纏著我講故事,不過,你們現在已經學會自己看故事了,今天我們不講別的故事,單講一類故事——寓言。看王老師寫字(板書寓言)。
師:你們一定看過很多寓言故事,咱們回憶一下,從小學一年級到現在你從課文中學過哪些寓言故事?
生:亡羊補牢;生:揠苗助長;生:買櫝還珠;生:南轅北轍;生:刻舟求劍;生:守株待兔。
師:其實大家剛才說的有些是成語故事,成語和寓言有時候糾纏在一起,很難分清楚,不過我給大家帶來幾幅圖片,絕對是寓言故事,你如果知道它的名稱,請你大聲地說出來。
出示圖片。
亡羊補牢,守株待兔,南轅北轍,揠苗助長。
師:你怎么就見得他就是揠苗助長呢?
生:因為我以前見過……。
師:真會觀察,一看就知道圖上這一對人是父子關系,還注意了很多很多的書,那就是家長布置的作業,有沒有不同見解。
生:他是揠苗助長,那是因為家長一直在把孩子拉高,所以是揠苗助長。
師:奧,苗變成了孩子,脖子都拔細了,是哇。這里所說的拔苗助長或者說是揠苗助長一定是把孩子的身高往上拔嗎?生:不是。
生:是把學習往上提高,
生:把自己種的種子往上拔。師:孩子是父母的種子,不過現在種子已經長成苗了。
生:把孩子的所有的方面,能力各方面往上抬。
師:我們現在把目光再聚焦到這張圖片上,這里還有一個英文詞。這個據說是全球工商管理的碩士學位。(mba)
師:現在你明白了這個父親想干嘛?
生:想很快讓他的孩子學到很高的水平,因為最上面一本才是mba。
師:一直讀到mba,但是這樣行嗎?(不行)有沒有這樣教育孩子的(沒有),跟我們常見的一樣嗎?(不一樣)咱們今天不上四年級課,上高中一年級的課行嗎?(不行)這就違反了規律嘛,所以我們說這個圖片用一個寓言故事來概括就是——揠苗助長。
師:真聰明,看來寓言故事跟一般的故事不一樣,不一樣在哪里啊?
生:它有道理。師: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生:每個故事中都含有哲理。
師:它有哲理,它還往往帶有一種勸勉的意味。所以有人說寓言是智慧之花,是哲理之詩。
師: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篇新的寓言,看看這篇課文讓你獲得哪些哲理。誰來讀讀課題。
生讀題——紀昌學射。(“紀”讀了四聲)。
師:帶字典了嗎?生:沒有。
師:王老師考慮到了。(課件出示字典中的讀音和意思)再讀一遍(請原來讀錯的同學)。
生:紀昌學射。(糾正讀音,“紀”讀了三聲)
師:剛才為什么從紀(四聲)變成了紀(三聲)啦?
生:因為“紀”在姓氏里面念紀。(三聲)
師:帶領大家讀一遍。生讀,齊讀。
二、整體感知。
師:課文相信大家課前已經讀過了,這一次在課堂上,讓我們認認真真老老實實地再讀一遍。生字要讀準。
學生自讀課文。
交流:
師:我們來檢查幾個詞語。
出示詞語
妻子 梭子 虱子
請教 練眼力 開弓 放箭 百發百中
一生讀第一行詞語。糾正妻子的讀音,輕聲。
師:第一排都有一個子。都念輕聲。
齊讀第一行。
師:第二行請一個同學讀。
學生讀第二行詞語。
師:讀得字正腔圓,再請一個同學讀一遍。這兩排詞中覺得哪個字比較難寫的?
生:我覺得“虱子”比較難寫。
師:“虱子”比較難寫,你會寫嗎?還有哪個字比較難寫?
生:“妻子”的“妻”比較難寫。
師:“妻子”的“妻”比較難寫,在座的男孩子將來都會有妻子,女孩子也會成為別人的妻子。我們把妻子的妻來寫一寫。師板書范寫,學生寫。
師:一起來把這兩排字來讀一遍。生讀詞語。
師:這兩個詞,“開弓”、“放箭”會不會做這個動作。預備,開弓,放箭。(學生做開弓放箭的動作)。
師:還配音啊,再來一次,預備,開弓,放箭。(學生做開弓放箭的動作)。
師:朝有人的地方射不太禮貌,大家都朝我射,下一次這危險的游戲可不能做了。
師:咱們這篇課文《紀昌學射》,是不是在寫紀昌怎么開弓怎么放箭?
生:是在寫紀昌怎樣練眼力。
師:是寫紀昌怎樣練眼力,而我們的題目是——《紀昌學射》,卻在寫紀昌練眼力?有什么問題。
生:學射應該是學開弓啊,學放箭啊,這才是射箭的基本內容。
師:是啊,那為什么用了那么多的文字來寫練眼力?你找到練眼力文章用了整整幾段啊?
生:2段。
師:整整兩大段,那么開弓放箭用了一段啊?生:一小段。
師:一小段中的一小句。
三、讀文習“言”
師:那我們就來研究,為什么花了那么多的筆墨來寫練眼力,就請大家讀一讀2段和3段,讀的時候可以借助王老師給大家的思考題。
出示思考題:這兩段課文在寫法上有相同的地方,都是先寫( ),再寫( ),最后寫( )。
師:讀完之后,每個人肯定會發現其中的規律。
學生讀課文。
交流:
師:我們來交流
生:前兩段課文都是先寫紀昌拜見飛衛,再是寫紀昌練習,最后寫練的結果。
師:你們是不是這樣的?是。
師:再明確一下,都是先寫——拜見飛衛,飛衛對紀昌的要求,再寫紀昌回家練的——過程,最后再寫紀昌練的——結果。我們發現了這兩段寫法上的規律。這樣讀課文是不是更有滋味一些。
師:那我們就來讀一讀,兩次飛衛對紀昌的要求,是不是這兩段,誰來讀一讀。
生讀。請兩個同學讀。
(第二個學生把成績讀成成果)師:成績越來越大之后才能叫成果。
生:我想再讀一遍。
師:你想再讀一遍,給不給他這個機會?
生:給。
師:好,那我們再給他個機會,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這個飛衛師傅對紀昌的要求說的很明白,能不能簡單地概括出來。好不好?你不要辜負大家,你把你覺得飛衛想強調的讀出來。王老師跟你合作。
師生合作讀。
師:不得不承認你讀得很賣力,你試圖把你想強調的表現出來。大家聽出來了嗎?飛衛對紀昌的要求,簡單的概括就是——
生:看東西不能眨一眨,不能動。
師:不能眨一眨不能動用一個字來概括就是——
生:目不轉睛。
師:這是四個字。
生:盯。
師:大聲地說——
生:盯。
師:你們發現這個字沒有?
生:發現了!
師:發現了給它做個記號。
師:還有嗎?
生:把很小的東西看成很大的東西。
師:很小的東西,文中是說——極小。把極小看成極大,這是第二次的要求,那么第一次呢?
生:牢牢地盯住它。師:而且——生:不能眨一眨。
師:眨眼睛這個動作會做哇?(會)眨眼睛用一個字來說就是“瞬”。我們常說“一瞬間”。
師:現在是讓他做到瞬還是不瞬?(不瞬),不瞬要做到一個字——盯。
師:你們再做一個“盯”的動作。(學生做動作)
師:那叫“瞪”,眼珠子都要暴出來了。(生再做動作)
師:那叫“望”,要做到盯啊,目光要集中在一個地方。借你一個地方盯一下,鼻尖。盯著它。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已經概括出飛衛對紀昌的要求,簡單地說就是一個字——盯。那么,現在再讓你來當師傅,你該怎么對紀昌說,請同學讀。(再給一個同學機會和老師配合讀)
師:表揚一下師傅怎么樣。(好)。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來一次,男同學讀第一次教導,女同學讀第二次教導。(師生配合讀)
師:飛衛這么要求,紀昌回家去怎么練呢?師傅要求他“盯”啊,他有沒有做到盯啊。(有)
生:“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
師:從哪里看出在“盯”啊?
生:梭子來回穿梭他都看到了,就說明他是在“盯”。
師:梭子來回穿梭我們也能看到,你還是看那段話。
生:睜大眼睛。
師:……
生:注視著。
師:注視著,怎么注視?
生:注視就是盯。
師:你注視我,你的眼里只有我,我的眼里只有你。注視就是盯嘛,把目光集中到一個地方。可見他注視了,他在盯,那第二次呢?盯了沒有。
生:盯了,第二次他用自己的頭發綁住一只虱子,然后就盯著他,然后把它看成一只……
師:他說用自己的頭發綁住一只虱子?
生:課文上寫著了。
師:據我所知,那跟頭發是問他妻子借的,因為妻子的頭發比較長。有道理。第二次,他有沒有“盯”啊?
生:有。
師:哪個詞?我們再確切一點說。
生:聚精會神。
師:還有一個字。
生:盯。
師:干脆就出現了“盯”。
師:好,我們來想象一下,第一次紀昌在哪里“盯”?跟王老師一起做,拿出你的手,這是什么了?(梭子)我們開始織布啊,開始!(做梭子穿梭的動作)。速度快!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那時候梭子的運行速度可能古人認為是最快的。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同學們!現在運行的是什么?(梭子),那么我們平時說的馬路上穿梭的是什么?(車子)穿梭還可以用在來來往往很頻繁。繼續啊,怎么停下來了?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邊做一邊說)
師:談談感覺。
生:我根本就看不到,就是感覺只有影子在那邊動了。
師:你的意思就是說出現了幻覺?
生:就感覺影子在動來動去,看也看不見,只看見影子。
師:感覺都看累了。
生:感覺壓根就沒看見。
生:我被催眠了。
生:我要昏倒了。
師:他都要昏倒了,他都要催眠了,同學們,那么你想想看,紀昌這個動作看上去有點不可思議,當時紀昌是怎么練的你知道嗎?王老師這里有一段錄象,想不想看?(想)想看,老師有一個要求,那就是盯著看,所謂盯就是不能——眨一眨。
播放視頻。
師:眨眼睛了沒有?(眨了)師:眨了沒有?(眨了)。眨了沒有?(沒有)。
師:紀昌的眼睛練得是——
師:同學們,紀昌每天就這樣,爬進爬出,妻子在上面織布,他在下面看,每天如此,妻子感到很納悶,怎么只看梭子不看我。我可是你的妻子,我今天梳了個新發型,我今天換了套新衣服,臉上還涂了點胭脂,你怎么只看梭子不看我啊,我想妻子肯定有話想對紀昌說,你覺得妻子會說些什么?
生:老公你怎么老是只看梭子不看我呀?
師:不滿意,吃醋了,你跟梭子吃什么醋。
生:腦子燒壞了,你怎么不看我啊,你看我今天多漂亮啊。
師:那是不理解,古人叫丈夫叫老公的嗎?
生:相公,……
師:我聽來聽去怎么都不理解。
生:相公,你怎么一點都不看我,……
師:還是不理解。
師:你一天不理解,他這樣做,兩天不理解,他還這樣做,妻子該換一點話說了。你看他人都瘦了。
生:夫君,你這個人那,擺在面前的大美女不看,討這個梭子當你老婆去吧!
師:都不理解,這樣的妻子不要也罷,天天如此,人都練瘦了。據說這樣練了兩年了。
生:相公不要一天到晚練了,你看你練得身子都那么瘦了,當心感冒了。
師:關心他的身體,這才稱得上是賢妻。
生:你在干嘛呀,一天到晚這么練,我不管了,反正都那么多年了,你愛練就練貝。
生:相公,你到底是喜歡我還是喜歡梭子啊。
師:紀昌沒有回答,課文中紀昌始終沒有說過一句話。沒有對妻子說,通過剛才同學們的想象,
師:妻子不解的時候,紀昌——讀(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
師:妻子埋怨他的時候,他——讀(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
師:不管是妻子埋怨也好,關心也罷,他仍然是——讀(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
師:妻子天天織布,紀昌天天——讀(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
師:這樣練練出了什么成績?讀句子。(兩年以后,紀昌的本領練得相當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針刺他的眼睛,他的眼睛也不會眨一眨)請兩個孩子讀。
師:有沒有發現這兩個同學在讀這句話的時候,讀到紅字“相當到家”的時候,就喜歡這樣(用力點頭)“相當到家”,可見他們理解了“相當到家”。再請一個孩子,看你能不能讀得相當到家。
生讀。
師:還沒有相當到家,“針”都漏掉了。
生讀。
師:咱們的熱情也是相當的高漲,咱們一起來讀。
生齊讀。
師:這次第二次練眼力的過程,沒有文字了,只有一幅話,你能不能根據這幅圖來說說第二次練眼力的過程。
生:紀昌用一根頭發把一只極小的虱子掛在屋檐下,每天都盯著看。飯也不吃,覺也不睡,沒日沒夜地盯著看。
師:你那叫“廢寢忘食”,“沒日沒夜”估計夜里不大會看。生:看不見了。
生:他用妻子的頭發綁住一只極小的虱子,廢寢忘食地盯著那只虱子。
師:廢寢忘食地盯著,文中有一個詞說叫怎樣的盯著?
生:聚精會神。
師:還可以說怎樣地盯著?
生:目不轉睛。
師:還可以說怎樣地盯著?
生:眼睛都不眨一眨。
師:哦,一眨不眨地盯著。還可以說怎樣地盯著?
生:還可以說非常專注地盯著。
師:專注地盯著。
生:還可以說全神貫注。
師:全神貫注,聚精會神,一心一意。
生:什么東西都不管,就盯著。
師:那叫專心致志地盯著。
師:這樣盯下去的結果會怎樣?一起讀。
生齊讀。
師:同學們,告訴大家,虱子在他眼里就變成了——車輪。
師:車輪一般大,說完整。
生:車輪一般大。
師:師傅讓他不眨,他果然不眨。這樣練下去,小小的虱子也變成了車輪一般大,如果看別的東西,那又會出現怎樣的效果和變化呢?
出示一段話:旬日之間,浸[jìn]大也。三年之后,如車輪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師:這段話書本上沒有,誰也能讀?文言文誰有研究?
請一生讀。
師:什么意思?
生:三年之后,如車輪焉
師:把什么看成了車輪?生:把小虱子。
師:再看其余的東西呢?
生:也變得很大
生:在三年之后,小虱子在他的眼里如車輪般大小,其他東西大得如山丘一樣。
師:大得如同山丘一樣,現在如果讓你來議論評價紀昌練的效果,你又想到什么詞語?
生:相當到家
師:換一個詞,不用相當到家。
生:滾瓜爛熟。
師:那是指看書,記事,讀書。
生:無可挑剔
師:已經達到無可挑剔,我們現在不挑剔,我們現在只是對效果進行評價。
生:完美無缺。
師:你認為已經完美無缺了,不可再高了嗎?
生:無人能比。
師:他已經達到了無人能比,天下第一了是哇,那還有師傅呢。
生:十全九美。
師:這個詞只能這里說一次,沒有這個詞語,我們還能想到很多詞,他的武功已經練到了——
生:爐火純青。
生:天下第二。和十全九美差不多。
生:如虎添翼。
師:同學們,看來大家始終放不下“相當到家”這個詞,我們能不能寫句話?
師:第一次書中用了相當到家。紀昌的本領練得相當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針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會眨一下。第二次,紀昌的本領相當到家了,后邊該怎么寫呢?時間關系,我們就改說。
仿寫練習:
紀昌的本領練得相當到家了——
生:就像小小的身子也變成像車輪一般大小。
師:好的,書中是這么說的,沒有創新。
生:就像很小的蚊子也變得像飛機那么大了。
師:如果那時候有飛機的話蚊子就變成飛機了。
生:就像一個小小的杯子就像山丘一樣大小。
師:杯子都像山丘了。
生:連一滴水都看成了一片湖那么大小了。
師:水變成湖了。
生:一個老鼠洞都變得像山洞那么大了。
師:老鼠洞變山洞,老鼠變大象是不是?看來大家對紀昌的本領是相當的佩服。同學們,學到現在,我們再看黑板,學到這里你是否明白,課文用了整整兩段寫練眼力的原因了嗎?
生:你要想學會射箭,首先應該下功夫練眼力。
生:練眼力是射箭的基本功,要把基本功學扎實,才能學好本領。
師:說得好哇。練眼力是打——基礎,所以紀昌去請教飛衛的時候,飛衛對他說——一起讀。
生讀課文:你要想學會射箭,首先要練眼力。
師:后來他果然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師:我們的課堂也接近尾聲了,學了這則寓言你知道了什么呢,你還知道了什么?找到一個答案的,可以再深入一點。
生:我知道了,一個人只要努力,什么事都能做成。
師:只要努力,這樣才能成事。
生:好的老師指導,自己要刻苦求學,都對學習有所幫助。但無論怎么學習,都要從基本的練起。
師:你一口氣說出三點,超出王老師預料,他說要好的老師的指點,自己要刻苦地練習,還要從基本功練起。
生:只要刻苦學習,就會有好結果,學習不能半途而廢。
師:這叫堅持不懈,萬不得半途而廢。
生:我知道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功。
師: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好,最后再給大家看一段小標語,這是王老師在湖州的一所學校的閱覽室,墻上看到的,一起讀一遍。
出示小標語:學跑之前先學走。
師:這一句小標題在強調什么。
生:學一樣重要的東西先得把基本功學好。
師:是的,這也是王老師想對大家說的。同學們,如果你給咱們自己學校也設計一條小標語的話,你會想到哪些地方,你會寫下怎樣的句子呢?我們就帶著這個思考回到自己的課堂上去寫。
《紀昌學射》教案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百發百中”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品質,感悟到“學習要練好基本功”的道理。
3、練習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發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教學重難點:
1、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2、結合重點語句,體會人物品質。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我們曾經讀過《驚弓之鳥》的故事,還記得故事中的更羸嗎?(記得。)他不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今天,我們再去認識兩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們是誰呢?箭法又如何呢?
出示句子:
飛衛是一名射箭能手。有個叫紀昌的人,想學習射箭,就去向飛衛請教。
2、請同學們看黑板,讀讀這兩個句子,你了解到了什么?
(學生可能說:知道飛衛和紀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紀昌是飛衛的徒弟。)
3、你還想了解什么?
(學生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飛衛是怎樣教紀昌的,使他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4、要想解開心中的疑問,就讓我們快快走進寓言《紀昌學射》,我想,你不僅能從故事中找到答案,還會得到有益的啟示。
二、初讀寓言,把握整體。
1、請同學們輕輕地打開書,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難讀的詞或句子要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順。
2、檢查反饋。
⑴讀好了嗎?那老師可要檢查同學們的預習情況,這則故事一共有幾個自然段?(5個)誰愿意來展示自己的朗讀水平?
⑵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你能用簡單的幾句話說明故事的主要內容嗎?
(紀昌想學射箭,向飛衛請教。開始飛衛讓紀昌練眼力,先練眼睛牢牢盯著一個目標,一眨不眨,再練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紀昌眼力練成后,飛衛才教他開弓、射箭。后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三、品“練眼力”悟寓意。
1、剛才同學們說得非常好,我們再來看課題。從題目看,課文寫的是紀昌學射箭的故事,那么課文主要是寫紀昌學習怎樣開弓、怎樣放箭的事嗎?(不是)那他學的是什么?板書:練眼力。
2、課文的哪幾個自然段是寫紀昌下功夫、練眼力的呢?(第2、3段。)
3、請你仔細讀這兩段,用“”畫出飛衛教的句子,用“”畫出紀昌下功夫練眼力的句子。你體會到了什么?就在句子的旁邊寫下你的感受。
4、學習第二自然段
⑴一開始飛衛是怎么教的?給紀昌提出了什么要求?
(你要想學好射箭,首先應該下功夫練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個目標,不能眨一眨!)
⑵你體會到了這個師傅怎么樣?從哪些詞體會到的?
(從“牢牢地盯住”、“不能眨一眨”體會到飛衛的要求很嚴格。)
⑶那紀昌面對師傅的嚴格要求,又是怎樣做的呢?
①“紀昌回家之后,就開始練習起來。”
(說明了紀昌學習態度的虛心和認真。)
②妻子織布的時候,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
●“注視”是怎么樣地看?(多提問幾個)
這不是普普通通的看看而已,是專注地看,是心無雜念地看!用飛衛的話來說就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個目標,不能眨一眨!誰來讀出紀昌的專注勁兒來!
●紀昌讓自己注視著什么來練眼力?(穿梭著的梭子)梭子,同學們大概沒有見過它,它中間粗,兩頭尖,形狀像棗核。人們在織布的時候,便由它牽引著織線來回地、不停地穿過來穿過去。
●下面,我們也來練練眼力,老師手中的筆就是一個梭子,請大家睜大眼睛,注視著它,你的眼睛不能眨一眨,咱們來看30秒。你有什么感覺?(苦、累、眼花)
●孩子們,你們僅僅只注視了三十秒而已啊!紀昌就是躺在小小的織布機下面,足足看了——兩年!700多個日子!
當他疲憊的時候,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他仍舊注視著穿梭的梭子);當他眼花的時候,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他仍舊注視著穿梭的梭子);當他快要支持不住的時候,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學們帶著這一份堅持,帶著這一份執著和決心,讀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透過“注視”一詞,我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紀昌?
(板書:有決心、有毅力、有恒心、專注認真、堅持不懈、意志堅決、耐力十足、刻苦認真)
●引讀:是呀,他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苦練兩年,夏天,烈日炎炎,蚊蟲叮咬,在妻子織布的時候,他(課文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北風呼呼,寒氣逼人,在妻子織布的時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這樣,春去秋來,寒來暑往,兩年之后:生齊讀。(聽出了一份不易,也聽出了一份喜悅)
●他練到了什么程度?(就是有人用針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會眨一下。)句中哪一個詞概括說明了?(相當到家。)這兩處的意思其實是一樣的,這個破折號起到了補充說明的作用。破折號后面的內容補充說明了“相當到家”的具體程度。
5、學習第三自然段。
●紀昌對自己的成績感到很滿意,可是飛衛認為他的眼力怎樣呢?(還不夠)他又給紀昌提出了什么要求?(要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如果你是當時的紀昌,聽了師傅的這番話,你有何感受?
●紀昌二話不說聽從了師傅說的話,一個優秀的學習者就應該具備謙虛的學習態度。
●第二次,他又是怎樣練習的呢?
他用一根長頭發,綁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邊,聚精會神地盯著它。
自己默讀這句話,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從哪些詞體會到的?
(預設:學生可能會從“每天”“聚精會神”“盯著”等詞語匯報。)
①聚精會神地盯著是怎樣地盯著?(目不轉睛,全神貫注,屏息凝神)
②紀昌這樣每天聚精會神地盯著,整整盯了三年哪!你又有怎樣的感受呢?是呀!正是他的堅持不懈,堅強意志,才使他從天黑到天亮,從天亮到天黑——每天站在虱子旁邊,聚精會神地盯著它。”
●那只小虱子,在紀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來,練到后來,大得竟然像車輪一樣。虱子有多大?那車輪呢?真讓人感到驚訝呀!可見,紀昌看虱子的本領也相當到家了。單單下功夫練眼力,就花了整整——五年!
●眼力練好之后,飛衛才開始教他開弓射箭,紀昌學射終于取得成功,除了有自己的汗水之外,他的成功還離不開誰?對,沒有師傅的嚴厲要求,也許紀昌就成不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看來好老師的指導會事半功倍,有助于成功,這正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名師出高徒!
●學到這里,你們明白了學射和練眼力之間有什么聯系了嗎?
是的,練眼力是射箭的基礎。這正是飛衛對紀昌所說的。出示:你要想學會射箭,首先應該下功夫練眼力。(齊讀)
原來練基本功如此重要,所以課文把練眼力這一內容寫得那么詳細。
同樣的道理,我們在生活中學習任何本領都要自己肯下苦功夫,要有一顆堅持不懈的恒心,要先扎扎實實打好基礎才行。比如學游泳的時候,我們要先練好憋氣,你還能舉一舉這樣的例子嗎?
●有人說,寓言是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從里面取出珍貴的寶物。其實,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從寓言《紀昌學射》這只魔袋里取走了很多有用的東西。能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你的收獲嗎?
四、拓展
同學們說的真好,看,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就會有不一樣的收獲。最后,老師送你們幾句話,也許能成為你們無聲的好老師,出示(齊讀):
成功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
成功來自于恒心、毅力,來自于扎實的基本功。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希望這些無聲的老師能常伴你左右,伴你成功!
《紀昌學射》教案設計 篇9
一、 提出問題,導入新課。
(一)引出課題:紀昌學射
《紀昌學射》這則寓言故事講的是發生在很久以前的事,它為什么能夠流傳至今,并且成為我們學習的課文呢?讓我們認真地閱讀,仔細體會。
[設計意圖:此導語的設計在于使學生理解這則寓言的學習價值,誘導他們積極自主閱讀。]
(二)板書課題,突出《紀昌學射》的“學”。全班學生齊讀課題,看著這個“學”字,同學能體會什么?小組討論。待回答后,再次讀題。領悟“學”字的含義。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以“學”字打開學生思維,激發學習興趣,導入新課。]
二、通讀課文,檢查預習。
(一)請同學們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全文,邊讀邊想這則寓言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提出閱讀要求:(課件展示)
1.讀準字音(如:“昌”,“妻”,“刺”,“綁”等字),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小組討論:這則寓言故事主要講了什么?
(二)檢查預習。
1.師生互動,誘導學生通過查字典自學生字新詞,掌握字詞的讀、寫法,以及字詞意思。
2.生生互動,學生輪讀(《紀昌學射》一文有五自然段,指名五名朗讀),讀后點評。
3.匯報小組討論結果。
[設計意圖:落實《語文課程標準》第二學段對于識字教學的要求,讓學生動手查字典自學生字(如:“昌”,“妻”,“刺”,“綁”等字), 通過輪讀,掌握學生讀的情況,便于下一步學文時的誘導,通過小組討論,讓學生初步認知課文大意,強化小組學習意識。]
三、小組合作,自主學習。
(一)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動筆畫記最能觸動你心弦的語句)
(二)這則寓言故事是怎樣描寫紀昌學射的呢?請同學們再次認真閱讀課文,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提出閱讀要求:(課件展示)
1. 默讀課文,請用“——”畫出紀昌如何學射箭的相關語句。
2. 小組討論:
(1)飛衛為什么先要紀昌練習眼力呢?
(2) 紀昌是怎樣練眼力的?
3.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提出自己閱讀中的疑惑,說出閱讀體會。
(三)檢查、交流閱讀結果。
1.師生互動,品讀紀昌如何學射箭的相關語句。(課件展示)
(1)紀昌回家之后,就開始練習起來。
(2)妻子織布的時候,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
(3)紀昌記住了飛衛的話。回到家里,又開始練習起來。
①抓住關鍵字詞品讀句子,如“就”,“躺在”,“睜大”,“注視”,“記住”,“又”等。
②反復練讀,讀中感悟飛衛的用心良苦,讀中體會紀昌如何刻苦學習。
2.學生匯報討論結果,提出疑問。師生再次互動質疑問難。
3.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范讀,明確自學要求,小組合作,自主學習,讀中感悟,讀中體會。在課堂教學中切實落實《語文課程標準》第二學段對于閱讀教學的要求,讓學生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四、創設語境,領悟寓意。
(一)讀到這里,你能通過分角色朗讀的方法,朗讀出各人物內心感受嗎?
1.生生互動,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
2. 播放《紀昌學射》動畫片,師生互動為動畫片配音。(課件展示)
(二)飛衛一再要求紀昌練眼力,如果你是紀昌,你會問飛衛什么呢?
1.學生提問。(誘導學生通過人物扮演積極發言,發問。)
2.教師相機誘導,進一步讓學生明白飛衛讓紀昌練眼力的意圖,明白紀昌是如何刻苦學習的,從中讓學生進一步領悟寓意,明白到有志者事竟成的深刻道理。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分角色朗讀,看動畫片分角色配音,追問飛衛等情景創設,逐步誘導學生領悟寓言寓意,進而為復述課文買下伏筆。上述教學環節設計是按照《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讀中感悟,讀中體會,讀懂文本,從而能容易地復述課文內容。]
五、拓展文本,推薦閱讀。
請有興趣的同學閱讀《列子•湯問》中的《紀昌學射》原文。
[設計意圖: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廣見聞,閱讀《紀昌學射》原文,讓學生感受寓言的寓意魅力。]
六、教師總結,回歸文本。
紀昌學射不單只刻苦,而且他很聰明,比如從看妻子織布的梭子來回穿梭練眼力,又比如抓虱子,通過耐心看小虱子來練眼力,后來小小的虱子在他眼中卻成了大車輪。最終,紀昌成為一名射箭能手。同學們,通過這則寓言的學習我們的確收獲很大,不單只學會,小組合作,自主學習,還明白到“有志者事竟成”的深刻的做人道理。來,同學們讓老師與大家一起回味《紀昌學射》。(師學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總結是提醒教者不要忘記:不管什么內容,我們不能忘記我們教育的主旨——教書育人。回歸文本,是通過讀,讓學生銘記做人道理——“有志者事竟成”。]
【板書設計】
紀 昌 學 射
練眼力
開始————再次————百發百中
盯住目標 由小變大 射箭
不得眨眼 虱子變車輪 能手
【作業設計】
一、背誦《紀昌學射》。
二、以“紀昌,我想對您說……”為題,寫一篇小練筆。
《紀昌學射》教案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會朗讀課文,注意文言文朗讀的節奏、語氣等,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與體會。
2、指導學生結合課下注釋和積累聯想疏通文意,積累文言詞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文言文的能力。
3、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明白成才要依靠勤奮學習,要重視基本功的學習的道理。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學會朗讀課文,注意文言文朗讀的節奏、語氣等,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與體會。
2、指導學生結合課下注釋和積累聯想疏通文意,積累文言詞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結合課下注釋和積累聯想疏通文意,積累文言詞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文言文的能力。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具設計: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20__年8月14日,舉世矚目的北京奧運會射箭女子個人決賽的賽場上,中國山東選手張艷艷以110環比109環的微弱優勢戰勝了韓國選手,獲得了這個項目的金牌,也完成了中國在這個項目上奧運金牌零的突破。
其實,射箭是中國的傳統項目,我國古代有不少的射箭好手,你知道哪些射箭好手和射箭有關的典故?
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古代射箭好手,來了解一下他成才的經歷。
二、檢查預習
1、教師出示生字,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彀 瞬 偃 錐 眥 牦 虱
燕角之弧 朔蓬之簳 牖 拊 膺
2、抽學生讀生字,正音。
三、誦讀課文。
1、請個別學生朗讀課文,注意字音和停頓。
2、請學生點評,教師在學生點評的基礎上給予必要的指導。
3、結合教師的指導,學生齊讀課文。
四、譯讀課文。
1、多媒體出示課文原文。(將重點詞語標注)
2、教師進行翻譯指導:
詞譯:知識積累和情景聯想;句議:直譯和意譯。
3、學生采用個人獨立、同桌互譯或小組合作的形式翻譯課文。
4、抽個別學生翻譯課文,針對翻譯中出現的問題給予必要的指導。
5、鞏固課文的翻譯。
五、品讀課文
多媒體出示問題,學生帶著問題再讀課文,思考并討論解決:
1、在學習射箭的過程中,作為師傅的飛衛是怎樣要求弟子的?作為弟子的紀昌是怎樣做的?這與射箭有關系嗎?
2、你從這個小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啟示?
交流并明確答案。
六、課堂小測(多媒體出示)
一)解釋下列劃線詞語
1、彀弓而獸伏鳥下
2、而巧過其師
3、爾先學不瞬
4、以目承牽挺
5、雖錐未倒眥而不瞬
6、視微如著
7、昌以牦懸虱于牖
8、南面而望之
9、貫虱之心而懸不絕
二)翻譯下列句子
1.彀弓則獸伏鳥下
2.偃臥其妻之機下,以目承牽挺
3.雖錐末倒眥而不瞬也
4.視小如大,視微如著,而后告我。
5.昌以牦懸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生完成練習并訂正錯誤。
七、課堂小結
學生交流學習收獲。
八、作業
課后搜集勤學苦練的例子。
《紀昌學射》教案設計 篇11
一、教學目標:
1、識字詞,進行句式訓練。
2、了解故事的內容及寓意。
3,培養學生正確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二、重難點: 通過故事明白寓意,同時指導學生正確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準備:課件。
四、課時安排:1課時
組織教學環節
一、出示幾張寓言故事圖片,明確學習目標:
(1) 出示圖片,生看后說故事名。
(2) 明確寓言故事的學習目標:
【過渡語:這些都是寓言故事,它就像一個魔術袋子,雖小,可包含的東西卻很多。因此學寓言,不僅要了解故事內容,更要能明白寓意。】
同時出示課件: a:了解故事內容。 b:知道寓意。
二、出題讀文。
(1)板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則寓言故事。 生:紀昌學射
a:邊板題邊指導:注意“昌”與“冒”的區別,“紀”在當姓的情況下讀成第三聲。
(2)初讀課文:通過預習課文能讀通順嗎?我們打開書再來大聲地讀一遍,并試著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 [生:讀書]
(3)檢查初讀情況 。
a:剛才同學們讀得都很認真,請問通過讀課文你們獲得了哪些信息?生:匯報( 2人)
b::很好,誰能給這些形近字組詞呢?
(眨、泛)(梭、俊、峻)。
c:你知道它們的近義詞嗎? 注視( ) 竟然( )
d:真不錯,現在我們來完成第一個目標——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指名講,不會再出示課件)
老師給你們一個提示:紀昌想學習,向飛衛請教。飛衛讓他練( ),先練,后練,紀昌都虛心地照做,后來紀昌終于成了。
三、抓住“百發百中”自讀課文。
(1)課件出示“百發百中”并理解。【很多】
(2)師:看到這個詞你們急于想知道什么呢?
生:紀昌為什么能成為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呢?
師:這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話題,請認認真真地讀課文
2—3自然段,邊讀邊想有哪幾個方面的原因。
(3) 學生匯報:
a:提示:先回答有幾個方面原因,再具體的說哪幾方面原因。
b:據學生回答小結:【紀昌學習態度 老師正確教導】
(4)哪些語句是寫他的學習態度?哪些語句是寫老師的教導呢?快速默讀第2-3自然段,用不同符號劃出相應的句子。(學生默讀課文)
四.精讀課文。【師:我們來交流,看看老師是怎么教導的。】學生:匯報讀有關語句。
師:相機課件出示。 [怎么教]
(一) “你要想學會射箭,首先應該下功夫練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個目標,不能眨一眨!”[稍略]
“雖然你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你的眼力還不夠。等到練得能夠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東西的時候,你再來見我吧!”[重點突出對比,不要太夸張]
◆自己讀讀、想想飛衛怎么說才能把自己的觀點既清楚,又明白地告訴紀昌,試著標出重點詞。
◆指名讀.
【誰愿意來說一說這兩句話?生:讀。師:◆飛衛想強調什么,你們能聽明白嗎?】[一生當飛衛,其他生當紀昌]
◆如果你就是紀昌,當聽到老師的這些看似與學習射箭無關的話之后,你會怎么想怎么做?而紀昌又怎么做的呢? [你們真是紀昌的知音啊!他這么想,也就這么做了。]
(二)學生匯報讀有關語句 [相機課件出示]
出示:a:紀昌回家后,就開始練習起來。妻子織布的時候,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
b:紀昌記住飛衛的話回到家里又開始練習起來。他用一根長頭發,綁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邊,聚精會神地盯著它。
◆讀著這兩句話,你感受到了什么?從哪里感受到?
◆請把這種感受帶進去讀
◆創設情境引導讀好句子:【學生接讀劃橫線的句子】
春天,外面的世界多么美好,但他無心出去游玩,他每天………
夏天,蚊蠅成群,熱浪灼人,但他完全顧不了這些,他每天………
秋天,當人們都紛紛走進大自然去觀賞迷人的秋色時,他還是每天………
冬天,白雪皚皚,寒風刺骨,但絲毫都不能動搖他練習眼力的決心,他依然每天………
師:a:我聽得出你對他那種由衷的佩服,請問你佩服他什么?【刻苦、堅持不懈、努力勤奮、謙虛好學,善于聽取別人意見……】
b:請帶著敬佩之情一齊來讀讀這兩句話吧!
c:(小結過渡)就是這樣,兩年的時間過去了,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于練有所成。
(三)◆出示語段:
兩年以后,紀昌的本領練得相當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針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會眨一下。
a:問:讀著這句話,你感受到了什么?從哪里感受到?◆理解“相當到家”的意思并讀好。知道破折號作用和夸張手法[是不是練麻木了?這樣寫是為了突出什么?這種寫法叫…]
b:[指名讀,師范讀,齊讀] 【讀出夸張的語氣】
師(過渡語)日過一日,年復一年,三年時間又過去了,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于練就了超凡的眼力。
(四)[出示] 那只小虱子,在紀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來,練到后來,大得竟然像車輪一樣。
◆a:[個別讀、生范讀、配動作讀、齊讀] 【讀出夸張的語氣】
◆b:用上“相當到家”和破折號,說說第二次練習的成效。
【個別說、指導說好、一齊說】
◆c:男女生對讀,一方讀如何練習,一方讀練習的成效
【讀出夸張的語氣】。
◆d:再次出示:“百發百中”一詞。[齊讀]
六、總結發言。
a:學生總結:◆用上“因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為……”的句式來對紀昌學藝成功的原因進行總結。
b:◆師:我們再回過頭來討論飛衛的教法高明在什么地方?
生師討論:【這是練習射箭的基礎,紀昌只有練好眼力,才可能成為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師:要學好射箭,就要先練好射箭的基本功,可見練好基本功是何等的重要啊!
如:要學好騎車, 就要練好……
要寫好鋼筆字,就要練好……
要學好游泳, 就要練好……
七、課堂練筆明白寓意:剛才,我們研究了紀昌學藝成功的原因,現在你們最想告訴別人什么呢?請拿出筆來按老師的提示寫寫
《紀昌學射》教案設計 篇12
學習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百發百中、扁鵲治病、拜見、理睬、腸胃、湯藥、醫治、無能為力”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學習要練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漸、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3、練習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發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我們已經學過了很多的寓言故事,能說出幾個嗎?每個寓言的背后都有一個深刻的道理,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兩個寓言故事,相信每個同學又有收獲的。
二、自學課文
1、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2、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3、交流:兩則寓言中提到了四個人物,分別是誰?
板書:紀昌 飛衛 扁鵲 蔡桓公
4、知名2位同學分度兩則寓言,思考:能否用一個詞來概括以上人物的特點?
5、交流并板書:
(勤學苦練)的紀昌 (醫術高明)的扁鵲
(堪稱名師)的飛衛 (固執己見)的蔡桓公
三、學習第一則寓言:
1、自由讀課文,思考:從課文的哪些詞句中體會人物的特點?
2、交流一:飛衛說的兩處話
(1)指名讀,想一想該怎么讀?
(2)提示:你就是堪稱名師的飛衛,該怎樣對你的徒弟說話,而且要把你的要求說清楚,使對方聽明白,并且又不失名士的這種諄諄教導。再次指明讀,不行的話,老師范讀
(3)說說你從飛衛的話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求達到:比眼力是學射箭的基本要求。從而展開;那些本領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如:游泳
(4)飛衛的要求“眼睛不要眨一眨”,飛衛僅僅是說眼睛不要眨一眨嗎?到底還想說什么?
從而提升:飛衛的還告訴紀昌要堅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廢。
3、交流二:紀昌的勤學苦練的兩處
紀昌回家之后,就開始練習起來。妻子織布的時候,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
拓展:紀昌練習眼力的時候,還會怎樣練習?想像說話
紀昌記住了飛衛的話。回到家里,又開始練習起來。他用一根長頭發,綁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邊,聚精會神地盯著它。
(1)自由讀,思:從那些字詞看出紀昌的勤學苦練?
(2)交流:通過“躺”“睜大”“注視”“每天”“聚精會神”“盯”等詞語,讀出他的認真和虛心。
(3)紀昌練習眼里取得的非凡成績──就是有人用針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會眨一下;那只小虱子,在紀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來,練到后來,大得竟然像車輪一樣。要讀出夸張的描寫。
4功夫不負有心人,紀昌的勤學苦練終于成功了,引讀
5學了這則寓言故事,你有什么啟發,請寫下來?(小練筆)
三、總結提升
1、紀昌學射的故事,告訴我們學任何本領,都要有扎實的基本功。要想掌握射箭本領,就要先練眼力。
2、 說話:要想掌握騎車本領,就要……;要想掌握滑冰本領,就要……;要想掌握操作電腦本領,就要……;要想掌握……,就要……。你能舉例說一說嗎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通過上一堂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扁鵲是個醫術高明的醫生,現在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找一找,叢課文的哪些地方看出來,請把句子畫出來
2學生自由讀
二學習課文
1自由讀
2交流:從哪些地方看出扁鵲是個醫術高明的醫生?
3交流一:課文的第二小節
(1)根據學生的交流形成板書:皮膚―――――體內
(2)皮膚上的病是扁鵲現在看到的,那發展到內這應該是―――扁鵲診斷的?
(3)扁鵲的診斷是正確嗎?請你找出根據。
(4)從而引出扁鵲的幾次話。特別要引出最后的話,多讀幾次。
4交流二:蔡桓公的固執己見
(1)從哪些地方看出蔡桓公的固執己見,自由讀
(2)交流并練習對話 思:共幾次于蔡桓公進行對話
(3)指導學生讀好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要結合揣摩他們的心理讀來讀。扁鵲的話要誠懇耐心。
注意:特別是“此時渾身疼痛的他,又會怎么想呢?
交流受到的啟示。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可適時點撥:蔡桓公怎樣才不會死呢?本來是皮膚上的小病,怎么會要人命呢?使學生體會到防微杜漸,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不能固執己見等道理。
如果能夠跨越時空,你想對蔡桓公說什么?用幾句話寫下來,想想蔡桓公聽了你的話會說什么?也用一兩句話寫下來
三總結拓展
紀昌學射和扁鵲治病這兩則寓言,使我們明白了學習、做事、做人的道理。這樣優秀的寓言故事還有很多,請同學們課余時間讀一讀“鄭人買履”“買櫝還珠”“自相矛盾”等寓言故事,相信你一定能得到更多有益的啟示。
《紀昌學射》教案設計 篇13
說教材
《紀昌學射》是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八單元29課《寓言兩則》中的第一則寓言。這則寓言講的是紀昌學習射箭,飛衛告訴他先要下功夫練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個目標,不能眨一眨”;二是“練得能夠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紀昌一一照做。等練好了眼力,飛衛才開始教他開弓放箭。后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動的事闡明了無論學什么技藝,都要從學習這門技藝的基本功入手。當然從另一個角度看,還可以體會到學習者的恒心和毅力對學習結果的重要作用。
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對四年級語文閱讀的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同時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制定以下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1、認識“妻、虱”兩個字,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虱子、梭子、百發百中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理解紀昌學射的經過,并能復述課文內容。
3、教育學生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在學習的道路上百折不撓地前進,就有可能攀登到光輝的頂點。
教學重、難點是了解課文內容,理解紀昌學射的經過,理解寓言所包含的寓意。練習提出問題,勇于表達自己的看法。
說教、學法
為了培養學生的朗讀感悟能力和質疑能力,本課教學采用質疑和讀為主,讀中感悟,讀中解疑。
說教學過程
1、上課開始,我采用直接導入,解釋課題,并讓學生根據課題質疑。這樣使學生學習課文更有針對性和目的性。
(設計意圖:課題是理解全文的著眼點,抓住課題解釋、質疑起到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同時也讓學生知道讀一篇課文,可以從課題入手去讀。)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這一環節,是讓學生通過讀初步感受課文內容,為學生讀通課文做好鋪墊。當學生讀好之后,出示本課需要學生認讀和要求會寫的字,“昌、妻”兩個字,并指導學生書寫。
(設計意圖:初讀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理解課文做好準備,同時通過檢查幫助學生認讀讀音容易出錯的字,而且也讓學生明白本課要求會認和會寫的字。)
3、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質疑:課文寫了一個什么故事?讓學生帶著這問題默讀課文,學生默讀之后,請一位學生來解疑。當學生大概說出后,我再出示詞語:請教、練眼力、開弓放箭、百發百中,讓學生讀并要求學生用這些詞語結合“紀昌學習射箭,他先( ),后( ),最后( ),終于成了( )。”這個句式來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生說完后,我總結概括課文內容的方法之一就是在讀書中要于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語,這樣就能很好地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了。
(設計意圖: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能學以致用,達到教為了不教這一教學目的。)
4、深入課文,品讀感悟紀昌練眼力的經過
這是整節課的最重要的環節,這環節主要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紀昌練眼力的經過,從中感悟紀昌身上所具有的美好品質,紀昌學習射箭不但有認真、扎實的態度,而且有堅強恒心和毅力。
學生感悟后,再質疑:誰知道飛衛為什么先要紀昌練眼力,而不是要他先練開弓放箭呢?在課堂上解決了課后的練習。接著設計一個說話,就是紀昌在老師的指導之下取得了成功,如果你是紀昌你會對你的老師說什么?
(設計意圖:課標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讓學生找出紀昌練眼力的句子,在讀中感悟,讀中思考,讀中理解,以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一目的。)
5、最后是結合板書進行總結,讓學生說出從這則寓言中你明白了什么?當學生表達之后,教師隨機教育學生只要有認真和扎實的學習態度,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在學習上百折不撓地前進,就有可能實現自己的目標。讓學生再次感受課文所包含的寓意。
說板書設計
本課板書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和學生的感悟來設計,這樣學生看了一目了然。
《紀昌學射》教案設計 篇14
一、教材分析
《紀昌學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課文四年級下冊中的一篇課文。本組教材的訓練重點是“引導學生多讀、多講、讀中感捂,體會故事蘊含的哲理和情感”教學時,要抓住課文重點句段,體會所含的道理。
這篇課文是一個成語故事。講的是紀昌拜飛衛為師學習射箭,飛衛告訴他先要下工夫練眼力,一是“眼鏡要牢牢地盯住一個目標,不能眨一眨”;二是“練得能夠把積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紀昌一一照做。等練好了眼力,飛衛才開始教他開弓放箭。后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動的事例闡明了無論學什么技藝,都要從學習這門技藝的基本功入手。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學習要練習好基本功的道理。
教學難點
練習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用于發表自己的看法。
二、教學目標分析
認識生字、會寫生字。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虱子”等詞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學習要練習好基本功的道理。
練習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用于發表自己的看法。
三、教法和學法分析
教學本節課我將采用“主扶式”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抓課文預習,理解課文內容。
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教師主導作用。讓學生自讀自講,教師點撥,引導落實教學任務,培養學生的思維及表達能力。
在練習朗讀的過程中,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討論該怎么讀,是很重要的,著也是一個逐步加深對課文理解的過程。
四、教學過程分析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
2、學生朗讀課文:單號學生讀,雙號學生聽。
(教學設想:全班學生,一半人讀,一半人聽,全體投入,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品德。)
(二)講讀課文,落實本組重點訓練項目。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1)講讀第一自然段。
(2)“能手”、“射箭能手”各是什么意思?“射箭能手”說明什么?“請教”說明什么?
(3)很短的一句話,即交代了故事的兩個人物及事件的起因。
2、講讀第二至四自然段。
(1)全班學生各自輕聲讀第二至第四自然段。要求讀出紀昌學眼力的認真和虛心學習的態度。
(2)指名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討論問題:紀昌跟誰學射箭?紀昌怎樣學射箭?結果學得怎樣?
(教學設想:讓學生從多讀課文和充分發表討論問題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3)交流對課題的補充情況,并請學生在文中找出表現所填詞語的意思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讀。
(4)學生可能填寫:紀昌認真學射、紀昌刻苦學射、紀昌學射很用功、紀昌學射很有毅力和恒心、紀昌學射不怕辛苦“等。結合這些詞語,說說從哪看出來的。
(5)有感情地朗讀第二到第四自然段。
3、講讀最后一段。
(1)只有一句話寫紀昌學習射箭的結果。
(2)教小結。
(三)體會寓意
1、談一談,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體會或想法?
2、總結:紀昌學射著個故事,真的是像同學們說的一樣,給了我們很多啟示,最重要的是,它讓我們知道了學習本領絕不是簡單的事,不僅要練好基本功,還要有認真學習的態度,堅持不懈的毅力。
五、板書設計
29.寓言兩則
求教射箭:虛心請教
紀
睜大眼睛注視有恒心 持之以恒
昌
練習眼力針刺眼皮不眨 有毅力 百發百中
學
小虱子一大車輪
射 射箭能手:百發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