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方法太笨啦 !——探索活動(一)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片段及反思
李:沿平行四邊形的高剪開,把它拿到另一邊就拼成了一個長方形。
師:我理解你的意思!但是你能用咱們學過的數(shù)學語言來表述出這個轉化過程嗎?下面的同學也可以補充。
(他怔了一下,下面的同學也都安靜了下來。我用手勢從左向右平行移動比劃著)
師:在三年級的時候,我們把這個動作叫做什么?
(學生們恍然大悟!紛紛叫道“平移!平移!”)
師:那你能把這個過程說一遍嗎?同位的同學相互邊演示邊說過程。
(學生把以前學過的數(shù)學術語用到了這里,感覺很興奮。)
師:有與他的剪法不一樣的嗎?上來演示給大家看一下。
(很多學生跑到前面來演示。盡管剪的位置不同,但是說法都是一樣的。)
師:現(xiàn)在,自己先觀察一下,拼成后的長方形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有什么樣的關系呢?然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意見。
(匯報的時候,兩個小組的學生都僅僅說出了拼后的圖形與原來的圖形面積相等,問道“那怎樣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學生回答“只要計算出長方形的面積就知道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于是我開始懷疑自己先前提出的問題是不是過于大了或者指向性不明確?以至于學生僅僅關注于面積而忽略了長方形的底高與平行四邊形的底高之間的聯(lián)系?)
師:那是不是我們在計算每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時候,都先要把它轉化成一個長方形呢?
(不少學生都點頭表示贊同。)
生:這個方法太笨啦!(說話的又是侯波濤!)
師:那你說怎么計算啊?(我有點迫不及待了。)
侯:直接用平行四邊形的底乘高。
師:為什么啊?(我開始興奮啦!)
侯:因為長方形的長可以看作平行四邊形的底,寬看作高。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就等于底乘高。
師:你太聰明啦!你是這節(jié)課最棒的探險家!(真的是打心眼里佩服這小子的聰明)
學生笑了,掌聲自發(fā)地響了起來……
反思:原先設計好的教學步驟被不循規(guī)蹈矩的學生們打亂了,只好順勢展開教學;原先沒有預設到的不規(guī)范的操作情況出現(xiàn)了,只有隨機調(diào)整教案加以指導;原先以為很簡單的推論,在學生那里卻變成了一個難點。這一切都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實施彈性設計,給自己和學生留出更大的空間,根據(jù)教學中生成性的資源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行為,隨時注意學生所傳達出來的信息,適時點撥,點燃學生想說、想表現(xiàn)的欲望。關注了課程的生成,也就關注了學生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