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數乘小數教學設計與反思
生:根據小數的性質,我們可以把小數末尾的"0"化簡。
小結:老師明白了,他是先看一個因數乘100倍,另一個因數乘10倍,積就乘100倍,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三位,點上小數點。是3.220。再把小數末尾的0舍去。這樣比較簡便,我說的對嗎?我們來看,這里的虛線框實際上是我們想的過程,一般我們不把它寫出來。你們知道該怎樣寫嗎?
學生說教師板書,
2.師:我們剛才都是把小數看成整數來計算,然后再把整數還原成小數。如果每題都這樣去想是不是很麻煩?你能找到更簡便的方法嗎?下面我們一起來討論.(出示討論題)指名讀題。
⑴例題中的兩個因數分別是幾位小數?積是幾位小數?
⑵"試一試"中的兩個因數分別是幾位小數?積是幾位小數?
⑶通過比較,你發現上面兩題中兩個因數與積的小數位數有什么關系?
師:小組討論,依次回答.你的發現是什么?
生:我發現兩個因數的小數位數的和就是積的小數位數。
生:兩個因數一共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
師:通過這三道討論題,我們能不能總結一下,小數乘小數應該怎樣計算?
生:小數乘小數,先按照整數乘法來算,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3、師:說的很好,下面我來考考你們。
不計算你能準確判斷出下面每題的積是幾位小數嗎?
5.29.9=51.484.80.86=4.128
0.620.73=0.45268.654.8=41.52
最后一題出現要化簡的情況。重點強調一下。
8.654.8的積應該是三位小數,可它的末尾有"0",根據小數的性質進行化簡,化簡后就是兩位小數了。
㈣鞏固練習.
1、師:我已經按整數計算出它的積,要想得到原來的積,你能為它點上小數點嗎?
生:第一題因數中一共有2位小數,積就因該有兩位小數。
第二題因數中一共有3位小數,積就因該有三位小數。
第三題因數中二共有2位小數,積就因該有兩位小數。但是要把小數末尾的"0"化簡。積就是一位小數量
2、師:同學們說的很好,下面我們來計算兩道題。
87頁練一練的第二題。
3.461.2=4.1521.84.5=8.1
第一題要注意因數中有三位小數,積就應該有三位小數。
第二題注意要先點上小數點在化簡。第二題你是怎樣算的?
全課小結: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反思
一、鏈接生活情境,激活相關經驗
緊扣例題,教師從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住房問題入手,使學生順利進入本課的學習。通過對兩個算式的比較,直截了當地進入本課的主題:小數乘小數。這樣的導入,生動活潑,很好地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同時又服務于生活的教學新理念 不難看出,新課導入時,教師就鏈接了生活情境,激活了學生相關的學習經驗。通過1.24與1.24.5兩個算式,既自然復習了舊知識(小數乘整數),又激活了新知識的生長點,給計算教學增添了濃郁的現實意義。
二、開放學習空間,自主探索實踐
小學生的思維是在有效的數學活動中發生、發展的。新授環節先后組織了兩次有效的探究活動。
第一次:出示小明家的房間平面圖,要求學生觀察,提出問題并列出乘法算式。學生很快發現,可依次求出房間、小床、陽臺的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