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問題的策略(一一列舉)》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材分析:
一一列舉即把事情發生的各種情況可能逐個羅列,并用某種形式進行整理,從而得到問題的答案。例1是比較簡單的問題,涉及的知識比較少,只要根據長方形周長的意義,在周長不變的前提下,列舉出長、寬的各種可能,而且長寬都是整數。例2比例1要復雜一些,不僅訂閱的雜志有1本、2本,、3本三種可能,而且訂閱2本三種不同的選擇有四年級(下冊)的有關知識。教學內容:蘇教版五年級(上)第63-64頁的例1、例2、“練一練”,練習十一的第2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經歷用一一列舉的策略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能通過不遺漏,不重復的列舉方法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在對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舉”的特點和價值,進一步發展思維的條理性和嚴密性。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并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提高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教學重點:能對信息進行分析,用“一一列舉”的策略解決實際問題。教學難點:能有條理地一一列舉,發展思維的條理性和嚴密性。教學準備:小棒、隨堂本、直尺、表格。教學過程:一、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鄰居李大叔家養了十多只羊,王大叔將羊關在自己的院子里,無賴,這些羊晚上卻叫得讓人無法入睡。于是,王大叔買來了18根一米長的木柵欄準備在房子后面的空地上做一個長方形羊圈,王大叔想讓同學們幫他設計這個羊圈。同學們能設計嗎?我相信平同學們的聰明才智一定設計不同的羊圈的。二、自主探究(一)創設情景,引出問題師:請看題目王大叔想用18根1米長的柵欄圍成一個長方形羊圈,有多少種不同的圍法?師:誰來為大家把題目讀一讀?(指名讀題,了解題意)從圖文中能看出哪些數學信息?復習長方形的周長公式: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師:那么這個問題該怎樣來解決呢?(二)動手操作,交流方法,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解決(可以圍一圍、畫一畫、算一算等等) 師:誰來介紹一下你的方法?你是用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題的?得出幾種圍得方法?【預 設】學生圍的長方形可能是這樣的①沒有按一定的順序(如長7米,寬2米;長5米,寬4米……);②按照一定的順序(長8米,寬1米;長7米,寬2米……或長5米,寬4米;長6米,寬3米……)(兩個表格)2、填一填(1)各小組交流填表情況(課本第63面例題表格補充完整)長方形的長/米 8 7 6 5 長方形的寬/米 1 2 3 4
( 答:一共有4種不同的圍法。)(2)比一比。引導學生比較剛才交流的情況。師:你覺得誰的做法比較好?為什么?(板書:有序、不遺漏)2、談話:像剛才這樣,按照一定的順序把問題的答案一個不漏地列舉出來,這種解決問題的策略就是一一列舉(板書課題)。聯系剛才解決問題的過程想一想,一一列舉時要注意什么?這樣做的好處是什么?(三)比較面積,發現規律(1)師:觀察長和寬,你有什么發現?長和寬的和都是9米(2)同學們還有什么發現?周長相等的長方形,面積卻不一樣。引導學生歸納:當周長一定時,圍成的長方形的面積不一定相等。一一列舉后還能發現其中的規律。生活中數學問題很多關于一一列舉事例,讓我們再一次進入一一列舉的問題中去?三、探究例2(1)呈現問題,理解題意出示《科學世界》《七彩文學》《數學樂園》三本書。如果你要去借閱上面的雜志,最少借1本,最多借3本。有多少種不同的借閱方法?誰來讀題目?指名讀題后提問:“最少借1本,最多借3本”的意思是到底能借幾本?(可能一本、可能兩本、可能三本)師:只借1本,有幾種不同的借法?借2本呢?師:到底一共有多少種借法呢?你準備用什么策略來解決這個問題?(放手操作,合作完成,教師巡視)(2)學生匯報結果(【預設】可能無序,可能遺漏等)(3)個別展示,集體交流老師用列表的形式一一列舉出來的(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