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數學第三單元教案 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第1課時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概念
教學內容: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概念(第33~34頁例題1及p36,t1~3)
教學目標:
①通過操作,使學生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概念,并初步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②會用求長方體表面積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③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同時發展他們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用具:長方體牙膏盒一個,長方體和正方體展開的教具各一個,學生準備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紙盒各一個,剪刀一把。。
教學過程:
一、預習提綱:
1、預習教材第33~34頁例題1。
2、同伴合作,一個人準備紙盒正方體,一個人準備長方體紙盒。指出它的長、寬和高,并分別指出和長、寬、高相等的棱。
3、把各自的長方體和正方體展開是什么形狀,并標好上、下、左、右、前、后等各個面。
4、思考:觀察一下展開的形狀中那幾個面的面積是相同的?每個面的長和寬與長方體的長和寬有什么關系?
5、練習:
觀察下面紙箱
二、展示匯報:
1、什么是長方體的長、寬、高?長方形的面積怎么計算?
2、交流匯報。
(1)通過預習,我們已經觀察了一個長方體的紙盒展開的形狀。那么現在我們就一起來討論一下預習的兩個問題:
a、觀察一下展開的形狀中那幾個面的面積是相同的?分別用"上"、"下"、"前"、"后"、"左"、"右"標明6個面,教師注意訂正。
b、 每個面的長和寬與長方體的長和寬有什么關系?
3.小結:長方體或者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長方體或正方體的表面積。
學生齊讀概念后,教師板書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1)下面這個紙盒的表面積要怎么求呢?
前后兩個面:長0.7m寬0.4m,面積是0.70.4=0.28m
左右兩個面:長0.5m寬0.4m,面積是0.50.4=0.2m
這個包裝箱的表面積是:
0.70.52+0.70.42+0.50.42
或者:0.70.5+0.70.4+0.50.4)2
(2)比較上面兩種解法有什么不同?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
三、課堂小結。
1.、長方體或者正方體的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要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關鍵是要準確找到每個面的長和寬。
2、你發現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了嗎?
結論: = 長寬2+長高2+寬高2
長方體的表面積
= (長寬+長高+寬高)2
3、我們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有什么用?(鋪地磚、粉刷墻壁、計算長方體罐頭商標紙的大小,都要用到這部分知識)
四、鞏固練習。
完成p34“做一做。”學生獨立分析已知條件和問題,“沒有底面”是什么意思?講評時要求學生說一說為什么“0.750.5”沒有乘以2?
五、檢測、反饋:
(一)完成p36練習六t1~3。
2、選擇:
(1)已知長方體的長2厘米、寬7厘米、高6厘米,求它的表面積的正確算式是()。
a、 272+672+62
b、(27+2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