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用數對表示方格圖中點的位置
教學內容:第16頁例題2,完成隨后的“練一練”和練習三第4題。
教學目標:
1、 經歷用數對描述實際情境中物體的位置到用數對描述方格圖上點的位置的抽象過程,逐步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豐富對現實空間和平面圖形的認識,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2、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數對與生活實際的聯系,拓寬知識視野,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在具體情境中能用數對確定位置并在方格圖上用數對描述點的位置。
教學準備:教學光盤
教學預設:
一、復習鋪墊。
請你填寫。
1、數對中的第一個數表示( ),第二個數表示( );兩個數之間用( )隔開,兩個數的外面用( )括起來。
2、小紅坐在第3列第5行的位置,用數對表示是( )。
3、(1,3)表示第( )列第( )行;(3,1)表示第( )列第( )行。
以口答的形式請學生來說說怎樣填寫。
談話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用數對表示物體位置的知識,覺得很方便。如果在一張平面圖上,物體的位置又怎樣來表示呢?
二、教學例2。
1、出示沒有標出列與行的公園平面圖。
師:這是一個公園的平面圖,你能用上節課學到的知識來標出列與行嗎?
教師引導學生在圖上標一標,指出:圖中的第幾列依次用0、1、2、3------表示,第幾行也依次用0、1、2、3------表示。(呈現完整的方格圖)
2、探討用數對表示方格圖中點的位置的方法。
(1)提問:這張方格圖中列與行的表示與上節課中的方格圖有什么不同呢?
教師及時小結:列與行的數序都從0開始,0既表示列數的起點,也表示行數的起點;第幾列和第幾行都直接用數標在橫軸和縱軸上。
(2)提問:現在,你能用數對表示大門和書報亭的位置嗎?你是怎樣想的?
(3)提問:小明想去兒童樂園,你能用數對表示兒童樂園的位置嗎?
追問:平面圖上兒童樂園和書報亭的位置用數對表示時有什么共同點,表示什么意思?大門和書報亭用數對表示時的“3”意思一樣嗎?學生思考后進行交流。
3、猜景點。
(1)任選一個景點用數對表示,讓同桌猜一猜景點的名稱。
同桌學生可交換角色進行練習,然后請幾位學生全班交流。
(2)提問:如果想去的景點用數對表示是(—,6),可能是哪個景點?為什么?一個數能正確地表示景點的位置嗎?用數對中的兩個數才能正確地表示平面圖中景點的位置。
(3)圖上(3,2)和(2,3)表示的位置相同嗎?得出:數對表示位置時不僅要用兩個數,還要看清兩個數的順序。
小強家的位置在(3,8),他要去的地方位置(9,4),你能沿著方格線畫出他的行走路線嗎?
過渡:數對能表示一個人的具體位置,平面圖上一個地點,利用數對還能準確描述一張圖紙上一個圖形的具體位置。
4、“練一練”第1題。
(1)出示第1題的圖片及要求,學生先用數對表示三角形三個頂點的位置,然后交流。
(2)學生先在圖上標出四個點,然后按順序連結這些點,再判斷圍成的是什么圖形,簡單說明理由。教師巡視學生練習情況,學生可同桌間互相評價。
三、鞏固練習。
1、“練一練”第2題。
學生先用數對表示點a、b、c的位置,然后在圖上標出點d、e,再順次連結a、d、e、c、a,看圍成的是什么圖形,最后全班交流。(提示學生用學過的方法檢驗每組對邊是否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