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字母表示數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數學》上冊p43—p44內容。
一、教材分析:
“字母表示數”是“簡易方程”章節中的第一課時,是學習代數初步知識的開始,也是小學生學習代數知識中的重要內容。這部分知識是由具體的數過渡到用字母表示數。對于學生而言這將是認識上的一次飛躍。同時這些知識和規律又是學習簡易方程以及中學時學習代數的主要基礎。
用字母來表示,是學習數學符號、學會用符號表示具體情境中隱含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的重要一步。本課是初始課,安排了兩個不同內容的情境,從不同的角度引導學生學習用字母表示數,同時充分體會字母表示數簡單明了、抽象概括的特點和優勢。第一個情景是用生活中的事例撲克牌引出字母表示數;第二個通過喜聞樂見的兒歌“數青蛙”、“用小棒擺三角形”這兩個情境就不僅是用字母直接表示一個量,同時又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另一個量,進一步體會字母表示數的意義。通過這兩個學習活動的展開,引導學生充分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方法和作用,逐漸把學生關于數的認識上升到更一般化的水平,為后面學習有關方程方面的內容奠定基礎。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上學期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抽象邏輯思維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本部分內容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是很抽象的,顯得較為枯燥,而且用字母表示數有許多知識和規則與學生原來的認識和習慣不同,尤其是從具體的數量關系中抽象出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對于學生來說將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學生對字母表示數的意義的理解,要在親自經歷運用字母表示具體數量的活動中才能真正得以實現。用字母表示數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陌生,在此之前他們已經接觸過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但是由研究一個個特定的數過渡到用抽象的字母來表示一般的數,是學生認識上的一個飛躍,這在剛開始學習時對學生來說會有一些困難,不少學生感覺一時還難以接受,因此他們對字母表示數的理解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研究實際問題的具體學習活動中反復不斷地體驗,逐步感受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對于一些存在困難和疑惑的學生,要細心尋找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方法,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簡單的數、數量關系。
方法與過程目標:使學生完整地經歷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簡單的數量、數量關系的過程,進一步體會數學的抽象性與概括性,發展符號感。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用字母表示數的意識和興趣,使學生進一步產生對數學學習的好奇心。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用字母表示數,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及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通過探索用字母表示數的過程,發展抽象概括能力。
四、教學過程
活動(一)“撲克牌”預設(2分鐘)
1、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撲克牌嗎?誰能告訴楊老師撲克牌中的哪些字母用來表示數?(指名回答,板書)
那為什么要用字母來表示數?怎樣用字母來表示數嗎?這節課老師要就和大家一起學習“用字母表示數”。
5、 板書“用字母表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