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因數 教學設計(通用2篇)
找因數 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北師版五年級上第一單元《找因數》
學生分析:
我班學生經過一年的接觸和教學,基本上能在新授課時注意聽講,在學習活動的過程中能獨立思考,不懂的問題能主動提出來尋求幫助。同時,能在學習過程中把自己學習的成果或發現及時的表達清楚,班級中開始出現求異思維的氣氛。
其次,在四年級的學習中,學生已經接觸了解一些因數和積的概念。學習本單元的前三個課時后,學生能基本因數、倍數、奇數和偶數的概念。這些為學生能順利學習和掌握本課時的學習內容作好前期準備。
教材分析:
首先,“用小正方形拼長方形”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陌生.本課教材設計以“用小正方形拼長方形”做為學生學習活動的開始,在學生理解問題“用12個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有哪幾種拼法?”的前提下開始學習活動是基于學生已經掌握的基本經驗展開的。
其次,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必須注意指導學生的小組活動,讓學生在小組中把自己的操作過程和思考的過程表達清楚。交流的重點是學生思考的過程,體會用 “想乘法算式”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有序思考”的方法,并逐步體會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最后,在設計找因數的練習題時,可以讓學生獨立嘗試,反饋時注意學生能否有序思考。
教學目標:
1.教學中幫助學生從已經據有的經驗出發,在用小正方形拼長方形的活動中,體會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的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數中,能找出某個自然數的所有因數。
3.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學習如何歸納學習數學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的能力.
教學重點:體會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提高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qing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做拼圖的游戲嗎?
請拿出準備好的正方形,在你們的小組里用你們準備的12個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有哪幾種拼法?
也可以使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拼擺或涂畫的方式獨立操作,邊擺邊做好記錄.
然后,把你拼擺的過程和你的伙伴說說。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學生:用12個小正方形自由拼(畫)長方形
(教師巡視,指導個別有問題的學生,搜集學生中出現的問題.)
師:剛才老師在觀察同學們學習時,發現了很多同學都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下面,把我們的學習 成果在小組里交流一下,看看其他同學的學習成果,總結一下能拼出幾種長方形?
參與小組活動,指導學生總結學法.
師:你是怎樣拼的,說說好嗎?
學生代表一邊匯報,一邊將所拼的圖在黑板上進行演示
注意讓學生指圖說明。
2、思考:請同學們在合作交流中總結出找一個數的因數的基本方法。
。ɑ蛘哂贸朔ㄋ悸废耄耗膬蓚數相乘得12?然后一對一對找出來 。)
全班交流
師:我發現同學們真的很聰明,誰愿意把你的想法說給大家聽?
(每個小組由一名代表在全班匯報思考的過程,再次體會“想乘法算式”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
同學們用12個小正方形擺出了各種各樣的長方形,你能用算式表示出你一共擺了多少個嗎?
學生回答,老師同時板演:
1×12=12 2×6=12 12×1=12 6×2=12 3×4=12 4×3=12
師:看得出來,同學們很用心思考,現在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黑板的算式,你發現了什么嗎?這6個算式最少能用幾種算式表示出來?
。3種,算式一樣的可選擇其中的一種說出來。)
及時板書:1×12=12 2×6=12 3×4=12
或:12=1×12=2×6= 3×4
師:由黑板上整理出的算式可見,12的因數有哪些呢?
(1、12 、2、6、3、4)
引導思考:找一個數的因數怎樣做到即不重復又不遺漏呢?
。ㄍㄟ^以上的拼、畫、小組交流,學生已經有所發現。)
學生可能的答案:
(1)我發現積是12的乘法算式中,它們的因數都是12的因數。
(2)我發現可以利用乘法口訣一對對的找12的因數。
師:誰能按順序說出來?
(1、2、3、4、6、12)
3、小結:找一個數的因數,可以用乘法依次一對一對的找。這樣有順序的給一個倍數找因數,好處就是不重復、不漏找。
。ū经h節自我注意:這里不應該是單一的巡視。教師要參與學生的活動。在活動中了解情況。在這個過程中也會積累生成的素材。在課堂中要力求精彩。這個精彩源于教學中的生成問題。而生成的問題就在你參與學生活動中尋找。教師要學會延遲評價,不要急于主觀解決問題。記得,學生能解決的教師務必不要代替。你給學生多大的空間,學生可能就會有多大的收獲。而且調控難度與學生解決問題過程,很可能就會有精彩的過程出現。)
三、鞏固練習
1、獨立完成第8頁“試一試”,注意關注學生是否注意有序思考。
。9的因數:1、3、9 15的因數:1、3、5、15)
2、師:同學們已經掌握了找因數的方法,現在看看誰找得快,請同學們做課本第9頁的練一練的第1、2題。
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交流。
(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第2小題小競賽:看誰找的快
3、師:同學們已經學會了拼長方形找因數,現在能不能在小方格中畫出長方形找因數呢?請做第9頁的第3題。
。1×16=16 2×8=16 4×4=16)
(16=1×16=2×8=4×4)
。16的因數:1、2、4、16)
4、下面的數,各有幾個因數
1 19 4 32 11
5、板書:48名學生排隊,要求每行的人數相同,可以排成幾行?
請同學們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內交流一下。
師:誰能介紹不同的排隊情況
a每行8人可以排成6行,也可以每行6人排成8行。
b每行12人可以排成4行,也可以每行4人排成12行。
c每行24人可以排成2行,也可以每行2人排成24行。
d每行48人可以排成1行,每行1人排成48行。
e還有一種,每行16人可以排成3行,也可以每行3人排成16行。
1×48=48 2×24=48 3×16=48 4×12=48 6×8=48 12×4=48 16×3=48 24×2=48 48×1=48 48=1×48=2×24=3×16=4×12=6×8
師:還有沒有其他的排法呢?
指導學生用表格說明問題,鞏固有序思考的習慣。
每排人數(人) 1 2 3 4 6 8 12 16 24 48
需站幾排(排) 48 24 16 12 8 6 2 3 2 1
師:同學們想一想,一共有幾種排法呢?這種排隊法有什么竅門?
一共10種排法。
a每種不同排法的數都是48的因數。
b每種排隊的方法和拼長方形一樣,都是利用了找因數的方法。
c有順序的表示一個數的因數……
總結:同學們說得很好,我們利用找因數的方法可以解決很多實際問題 。
四、總結與評價
師: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呢?用學到的方法我們都可以做些什么?
。ㄆ磮D形的方法找因數;用找因數的方法設計圖形;用找因數的方法解決問題!
師:這節課我們學會了找因數的方法,并能利用找因數的方法解決很多實際問題:如排隊、植樹、排桌子、分小組等等。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著很多數學奧秘,就看我們能不能發現,并應用所學知識去解決。請同學們在課余時間多去看一看,想一想,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告訴老師和同學們好嗎?
。ū菊n自我注意:關注學生、關注學生的細節、關注生成、關注解決問題……你只要充分的預設,就不會有問題的。記得自己的教學是為了學生,不是為了自己就可以了。要立足于學生的發展。知識獲得的同時,學會交流、傾聽、合作……一堂課,應該是師生共贏的過程。)
找因數 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五(上)第8至9頁
【教學目標】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長方形的活動中,體會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培養有條理思考的習慣。
2、在1—100的自然數中,能找出某個自然數的所有因數。
3、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滲透遷移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能準確、有條理的找出一個數的因數。
【教具、學具準備】
準備:課件、小正方形。
【教學設計】
教 學 過 程
教 學 過 程 說 明
一、實踐操作,提出問題
1.拼長方形
師:請你用12個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有哪幾種拼法?
學生用事先準備好的小正方形卡片獨立操作,邊擺邊做好記錄。
2.畫長方形
師:請大家把自己剛才拼好的長方形畫在書中相應的位置上。
讓學生把剛才拼的方法在教材第8頁的方格上畫出來,邊畫邊思考:每種拼法的長方形的長與寬各是多少?用乘法表示出來。
教師巡視,指導學生畫出長方形:
拼法一:長是12厘米,寬是1厘米,1×12=12
拼法二:長是6厘米,寬是2厘米,2×6=12
拼法三:長是4厘米,寬是3厘米,3×4=12
二、交流探究,體會方法
1.小組合作學習。
、乓运娜诵〗M為單位,每個成員把自己拼、畫的想法與同伴交流,組長做好記錄。
⑵在合作交流中總結出找一個數的因數的基本方法,即用乘法思路想:哪兩個數相乘得12?然后一對一對找出來。
2.全班交流匯報。
各組由1人在全班匯報思考的過程,再次體會“想乘法算式”找一個數因數的方法。
生一:我們組的想法是先找出面積是12平方厘米的長方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厘米,就可以拼出這個長方形了,如2×6=12。
生二:我們組的想法是只要找出兩個數相乘的積等于12,那么這兩個數就分別是長方形的長和寬。
生三:我們組的想法很簡單,只要背乘法口訣就行了,如二六十二,三四十二,還有一乘十二也得十二。
教師小結:由此我們可以知道12的因數有1,12,2,6,3,4。
3.引導思考
師:找一個數的因數怎樣做到既不重復又不遺漏呢?
通過以上的拼、畫、小組交流,學生已有所發現。
生一:我發現只要找出所有積是12的乘法算式,這些算式的因數都是12的因數。
生二:我發現要找全12的因數,可以用乘法口訣一對對的找。
結論: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可以用乘法依次一對對的找。
學生通過進一步探索,明確要“有序思考”的方法,逐步體會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
三、嘗試練習,拓展提高
1、獨立完成第8頁的試一試,注意學生是否能有序思考。
2、游戲:看誰找得快。
3、下面的數各有幾個因數?
4、把48個球裝在盒子里,每個盒子裝的同樣多,需要幾個盒子?有幾種裝法?如果有47個球呢?
四、 課堂總結反思
通過一節課的獨立探索與合作交流,你此時此刻有何想法?
用小正方形拼長方形活動易于操作,學生又感興趣,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動手操作能力,更有利于學生從中思考問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同時也為找一個數的因數奠定了基礎。
從拼長方形到畫長方形,讓學生把自己拼的想法用乘法算式概述出來,對學生來說是對找因數的進一步認識。
剛才學生通過自己思考,拼、畫長方形,并寫出乘法算式,從中發現規律,體會了方法。但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對找因數的方法的領會肯定不一致,通過小組交流探究,適時引導,讓每個學生暴露思維的過程,從而使不同的學生都得到不同的發展。
此題目可引導學生用找因數的方法進行思考,鼓勵學生將想到的排列方法寫出來,在交流的基礎上,使學生經歷有條理的思考過程,將課本知識轉化為個人能力。
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僅僅包括思考、交流,還需要學習如何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總結和歸納,把一節課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靈活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在教材提供的素材基礎上形成的,讓學生在拼圖形中思考,在交流探究中有所悟,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人的作用。這節課學生不僅僅在操作中有所發現,而且在交流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從拼長方形入手,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給學生以啟示,運用知識的正遷移學習新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而探索交流的過程也不是簡單的匯報,更關注了學生探究的思維過程,學生不僅能“拼”,還學會“畫”,在操作過程中體會了找因數的方法——積所對應的兩個因數,并且運用自己的思維去嘗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在新課的過程中教師放手讓學生動腦筋,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完成了本節課的知識目標。
【專家評析】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與方法,從而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本節課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的教學理念。這節課上,陳老師采用“實踐引領”的方式,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熟悉的、生動形象地操作實例,借助于“用12個大小完全一樣的小正方形拼、畫成一個長方形”的操作情境,讓學生通過操作和想象,自覺主動地完成動作與思維的建構。同時,讓學生用乘法表示出來,為學生脫離操作情境、主動尋求數與數之間的“因倍”關系進行了鋪墊。從而使學生在這一系列自主操作、想象思考中充分體驗、主動建構數學概念。
執教:深圳市南山區南油小學 陳曉
點評:深圳市南山區南油小學 何偉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