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B Unit 3 教后反思
不知不覺一個多學期過去了,回顧這段時間,我上了幾次對我來說比較大的課。也出現(xiàn)了很多的問題,自己也在不斷的改進中,這個學期伊始就上了兩次課,第一次還是一如既往地上了第一課時,還是出現(xiàn)了一些上學期所犯的錯誤,如:音標的教學流于形式,新授單詞沒有給出中文,板書的設計不合理等等,心理素質較差,環(huán)節(jié)過渡不自然,經常會跳脫環(huán)節(jié)。這一次的教研課我進行了一次新的嘗試:上第二課時。在外出聽課時聽過其他老師上第二課時,我不禁也想嘗試上第二課時。我深深明白一個好的老師不在于他如何上好單詞和句型的教學,而在于他如何上好課文的教學。課文是一個單元最重要的內容,詞組和句型都是在課文中出現(xiàn)的,怎樣使學生學好a部分才是關鍵。我知道我經驗尚淺,上好a部分的課是很難的,但我還是愿意進行嘗試,在共同的探討與評課中吸取經驗,并修改教案,在實踐中為以后a部分的教學打下基礎。在試上時范老師已經給我提出了一些建議:板書比例不協(xié)調,不夠簡潔;教學環(huán)節(jié)有些凌亂;圖片、書本利用不充分;教學中出現(xiàn)低級口誤;練習過難。這些建議也正是我困惑的地方,更是我平時的課中經常犯的錯誤。在反思中我發(fā)現(xiàn)了教師的教育機智不夠,教學有一個教學契機,某個學生問了老師一個問題:為什么這個地方填taking而不是take時,老師直接給出了回答(以前曾反復強調過)。這個地方我處理得不夠好,首先應該表揚這個學生提出這個問題,之后讓學生來解釋為什么這么使用,這樣更能體現(xiàn)學生的獨立思考和探索的精神。在正式上時我盡量的改掉這些問題,但是板書還是不夠簡潔,教學環(huán)節(jié)還是比較凌亂,剛開始復習和d部分的教學上得還好,但是中途忘了進行show…to …的教學后,我開始緊張,,隨機應辨能力下降,教學過程開始顯得凌亂。但這些并不是我最根本的問題。我最大的問題在于沒有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體,沒有進行師生和生生的互動,僅僅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作用。這堂課是一節(jié)失敗的課,首先我沒有給這堂課一個很好的定位:我要通過什么途徑來解決和實現(xiàn)我的目標?我沒有把握好課文的重點與難點。首先,我是通過我的愛好來引出課文的一些詞組,其實這些詞組很簡單,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去單純地教他們,而是要關注學生的生成性知識,例如教了輪船郵票后可以問學生你還見過哪些圖案的郵票?讓學生起來暢所欲言,這樣既啟發(fā)了學生的思維又活躍了課堂的氣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我只是領著學生讀了讀,沒有給學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間,學生掌握得不到位。句型的教學也是如此,老師舉了幾個例子,而沒有讓學生來舉例子,句型操練不到位。文章真正的難點在于單詞cook在like,can 和三單中的用法與區(qū)別。老師沒有在進行對比中擊破難點。其次,我是利用錄音機播放一遍課文,讓學生看書。放完后讓學生做判斷題,之后做根據課文填空。但是做下來后發(fā)現(xiàn)學生對課文不熟悉,所花時間較多,效果也不好。關鍵在于老師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熟悉課文。利用多媒體來完整呈現(xiàn)課文是給學生一個很好的視覺和聽覺結合的機會,但是因老師電腦技術的有限而沒有充分利用。做完判斷題后,老師應讓學生先自由朗讀一遍課文,在熟悉的基礎上做填空。最后讓學生完整地呈現(xiàn)課文。其實在備課中,我一直在思考:我應該先引出詞組、句型后再進行a部分的教學還是該在a部分的教學中講詞組。試上后我出現(xiàn)更大的困惑,但想起我所聽過的課中老師都是先教詞組的,于是我選擇了前者。但經過評課后我發(fā)現(xiàn)先進行a部分的教學,讓學生在課文的討論中進行詞組的教學效果更好,并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小組合作學習和探索創(chuàng)造精神。雖然這堂課失敗了,但我還是很高興,因為大家的指點可以使我少走許多彎路,得到很多的知識,吸取這次的教訓,在以后的教學中使我考慮得更周全,發(fā)揮得更好。5b unit 3 教后反思 來自第一范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