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交際·習作六》教學設計5
第一課時習作指導〖教學目標〗
1、明確寫作范圍,開闊寫作思路,引導學生從文本中提煉寫作方法。
2、激發學生興趣,找尋來自父母的不同的愛,在生活中挖掘寫作素材。
3、升華學生情感,鼓勵學生自主創新,完成習作。
〖教學過程〗
一、從本組四篇課文談起,提煉寫作方法
1、在我們第六單元學過的四篇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慈母情深》《“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學會看病》)中,哪幾篇寫了父愛?哪幾篇寫了母愛?每篇課文都寫了什么樣的父愛和母愛?
2、文中的哪位父親或母親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說說為什么。讀、畫課文相應的段落。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外貌動作語言
二、鼓勵學生聯系生活,找尋來自父母的“愛”,提升學生對愛的體會和理解
1、生活中,父母的愛多不多?父母是怎么愛你的?
2、你是否曾像小巴迪那樣,曾經對父母的愛不理解?
小組討論:
⑴ 曾經不理解,現在已經理解的是什么?
⑵ 曾經不理解,現在還不理解的又是什么?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提升學生認識,并板書:
三、升華情感,鼓勵學生自由創作
1、升華親情,在歌曲中進一步深入體會來自父母的愛:
不論是慈父嚴母還是慈母嚴父,父母的心都是相通的,下面請同學們在歌曲《母親》的欣賞中,進一步體會母愛,升華親情。
2、彈性習作,形式不限,抒發真情實感:
⑴ 體會來自父母的愛,相互溝通理解。
⑵ 自主命題,形式不限,抒發真情實感。
以采用書信、讀后感、詩歌、隨筆等多種形式。
同學們,此時此刻你們有沒有一種躍躍欲試的寫作的沖動?老師相信并預祝你們寫出好的習作。
〖板書設計〗
父母的愛 動作
理解萬歲語言
第二課時習作評改(互動式)
同學們,經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對自己的習作滿意嗎?想不想通過這節課的交流使自己的習作有更大的提高?
一、交流·分享──心有靈犀
1、總結本次習作總的特點:
慈、嚴、嚴愛、渴望。
2、學生匯報自己的文題屬于哪類文章,并請他們讀自己最滿意的語句,教師相機指導點評。
3、鼓勵學生將好的作文題目寫在黑板上,與同學們分享成功的喜悅。
4、欣賞學生的兩篇佳作,并鼓勵學生交流欣賞這兩篇文章的哪一點。
二、比較·推敲──咬文嚼字
1、推薦三個片段并請這三個片段的作者分別讀自己的作品。
2、引導學生欣賞這三個片段并把握每個片段特點。
3、出示片段并指導修改。
三、互動·感悟──錦上添花
這次習作紙上共分成了三個欄目:
教師點評、家長心聲和學生感悟。
(教師板書示意圖。)
1、互動評議,感悟家長心聲:
現在讓我們來讀讀爸爸、媽媽他們的話,體會一下他們的心聲。
2、鼓勵學生談出感悟并修改自己的習作:
聽了爸爸、媽媽給我們寫的寄語,結合本節課的學習,你們又有了哪些新的感悟呢?對父母的愛又有了哪些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