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鯨》 教案
齒鯨:撕咬大魚和海獸:幾十頭圍吃三十多噸的長須鯨
2、“呼吸”組代表:我們知道了鯨是用肺呼吸的,也運用了列表的學習方法來分類,須鯨和齒鯨不同的呼吸特點,還把它們呼吸的情景畫了出來,比你們“吃食”組畫得更仔細哩。作者運用了打比方、作比較的說明方法。
師:展示學生填的表格和畫的簡筆畫。
種類 呼出的水柱
須鯨 垂直、細、高
齒鯨 傾斜、粗、矮
生:互相交流、比一比誰畫的畫“像”。
師:大家真棒!畫的畫都很逼真!你們能辨一辨書上插圖畫的是須鯨還是齒鯨嗎?
眾生: 須鯨。
3、“睡覺”組代表:鯨每天都要睡覺,睡覺時很警惕,總是圍成一圈,我們把它睡覺的樣子畫下來了。
師:出示學生的圖畫,鼓勵其他組的組員評價或補充。
4、“生長”組代表:我們運用了讀一讀,議一議的方式來學習,鯨生長的特點是:胎生、吃母鯨的奶長大,壽命長。作者運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
5、師:出示相關的動畫幫助理解。
6、師:請大家有感情地朗讀4至7節,回顧一下鯨生活習性的特點,并畫出每段的第一句話,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
生:它是每段的總起句,中心句。
六、總結全文。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了解了鯨的進化過程、種類和生活習性的特點,大家都積極探究,不甘落后,學得輕松、有趣,尤其是呼吸組和睡覺組的同學在學習競賽中表現最出色(掌聲表揚),那么現在大家明白了為什么鯨不是魚而是哺乳動物了嗎?
眾生:用肺呼吸,胎生,幼鯨靠吃母鯨的奶長大。
師:你們在寫作方面得到了什么啟發?生1:我知道了寫事物一定要抓住事物的特點寫。
生2:我懂得了寫說明文運用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這些說明方法能把事物特點描述得更生動、具體。
生3:我認識了總分寫法的好處。
七、故事結尾。
師:請大家展開合理、豐富的想象,把剛才課前老師講的小故事補充完整,注意語句生動有趣,不違背原意。
生:蝦將軍語重心長地說:“鯨老弟,不是我不夠朋友,而是因為你并不是魚,又怎能參加魚類運動會呢?你可知道——你們鯨在很遠古的時代和牛、羊一樣也生活在陸地上,后來環境發生變化,就生活在靠近陸地的淺海里。又經過很長很長的時間,你們的前肢和尾巴漸漸變成鰭,后肢完全退化,就成了現在魚的樣子,適應了海里的生活,所以你們并不是魚,而是哺乳動物。”鯨聽了蝦將軍的一番話,覺得很有道理,就心悅誠服地游回去了。
八、拓展延伸。
師:假如你是一頭鯨,你能用自己的話介紹一下鯨的特點嗎?注意用上具體的說明方法。
生:各小組派一個代表上講臺,分角色扮演鯨,作《鯨的自述》表演。
師:同學們,除了從書本上學到的有關鯨的知識外,你還了解鯨的哪些知識?
生:我知道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它全身是寶,它的脂肪可制肥皂,鯨肉營養豐富,鯨骨可以提煉膠水。
生:我知道虎鯨雖然很兇,但經過特殊訓練,可為人們提供更多的服務。
九、作業。
介紹一種小動物的生活習性,注意用上學過的說明方法。
板書設計:
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