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桂花雨(三教時)
(二)精讀感悟:體會母親對家鄉的懷念之情
1、為什么“以后我從外地回家時,總要捧一大袋桂花給母親”?
2、為什么母親常常說“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
仿照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里的金桂”的句式,讓學生說一句話。
(如:“外地的環境真好,母親會怎么說?外地的生活真舒適,母親會怎么說?……從而體會到母親表達的是對家鄉的熱愛和懷念)
3、指導朗讀:語氣舒緩,讀出其中的懷念之情。
(三)精讀感悟:體會作者對童年和家鄉的懷念之情
1、用“每到……,我就會想起……”說一句話。
2、指導朗讀。
要求:語速應該舒緩一些,以體現對童年、故鄉的無限遐想和懷念。
三、拓展延伸
回憶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沒有不能忘懷的人和事?如果有,說給大家聽聽。
小組交流。
四、作業
1、抄寫詞語
2、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背誦。
板書設計: 11 桂花雨
我愛桂花
搖花樂懷念、熱愛家鄉
母親愛桂花
第三教時
教學目標:
1、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美美地讀一讀。
2、體會作者情感,體會作者的思念之情。
3、小練筆:學著作者的寫法,試著寫寫自己小時候的難忘經歷。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能聯系生活實際,談對課后練習4中重點句的閱讀感受。
教學過程:
一、讀好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小朋友們,通過對課文的學習,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最喜歡哪個場面?
你能讀好它嗎?
指名讀,并請學生來評一評。
比一比,賽一賽,看誰讀得最有感情。
二、體會作者情感
1、體會作者:琦君這輩子最喜歡寫的便是故鄉那些人和事。這里有一段話想讀給大家聽,這是在作者的另一部作品《煙愁》里的一段后記(教師朗讀):每回我寫到我的父母家人與師友,我都禁不住熱淚盈眶,我忘不了他們對我的關愛,我也珍惜自己對他們的一份情,象花木草樹似的,誰能沒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親人師友,忘掉童年,忘掉故鄉,我若能不在哭,我寧愿擱下筆,此生永不在寫,然而,這怎么可能呢?聽完這段話,再聯系這篇課文你覺得琦君是個怎樣的人?
2、體會情感:我這還有個例子,琦君不僅對周圍的人很好,她對家里的花花草草也特別關注,她知道自來水中的氯對蘭花不好,便總是提前兩三天把水晾好,再澆。而且每天用溫布把蘭花葉子上的灰塵擦去,她就是個這么有愛心的人。咱們學了這篇課文,你說讓作者難以忘記的就只是那桂花雨嗎?其實令作者真正難以忘卻是什么?
3、聯系實際:回憶令自己難忘的人和事。
三、啟發學生學會關心周圍的人和事。
布置作業:課后你們可以寫一寫童年的趣事,也可以看看有關琦君的其他作品,選擇自己喜歡的文章讀一讀。
11、 桂 花 雨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詞,練習朗讀課文。
2.想象文中描寫的情景,從人物言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文中難點的句子,體會人物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童年的搖花樂,體會濃濃的思鄉情。
難點:理解母親那段話的含義。
教學時間安排:
兩課時
教學準備:
小黑板、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