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 》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在豐富的言語實踐中,激情打開學生與文本的綠色對話空間,濃情營造師生之間充滿靈性的對話磁場。【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識2個生字,理解“姿態、迷人、至少、鄰居、成熟、浸、尤其、提前、香飄十里”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自讀自悟和與同學交流,體會作者思戀家鄉的思想感情,并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教學重點】略讀課文,并抓住主要內容和重點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預設流程】
一、激趣引入
1、童年是幸福的,快樂的,令人難忘的,今天老師就帶你們一起走進女作家琦君的童年,一起去感受一場奇妙的——《桂花雨》。
[由童年引入,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孩子們會比較愛學]
2、閱讀導讀部分。我們在課文中要解決哪些問題呢,請打開書閱讀導讀部分。
[體現自讀課文的教學特點,根據導學中的問題可以更好地理解課文,學生學時可以有的放矢,能夠抓住重點]
二、感知 深化
1、讀文理解
讓我們帶著問題用心的去讀讀課文,把課文讀準,把課文讀通。讀到喜歡的地方可以多讀幾遍。想想:桂花給“我”帶來了哪些快樂?你從文中還知道了什么?讀懂了什么?
[讀文中抓住主要問題,學生有目標, 理解時更加透徹]
2、檢查朗讀 指名分段配樂讀
4、學生匯報:桂花給我帶來了哪些快樂?
搖花樂
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啊搖,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著:“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是呀!這就是搖花的樂趣,奇妙的桂花雨。你們想讀讀這些句子嗎?這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情景呢?
此時,你的腦海里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呢? 指導想象
[想象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體會搖花的快樂,作者的童年是多么快樂,多么吸引人]
讀好這部分還要注意什么呢?(喊起來)我們一起來喊一喊,好嗎?(生齊喊)
[喊中釋放了學生快樂的心情,使學生完全地融入其中]
我從同學們朗讀中感受到了喜悅,是呀!桂花雨中有我多少歡樂的笑聲,桂花雨中有我多少童年的回憶呀!
過渡:這樣美麗的桂花雨,這樣香的桂花雨,真讓我陶醉。文中還有哪里寫了桂花的香?你能找出這樣的句子嗎?
[自然的過渡到香氣迷人的桂花,得到學生的認可]
桂花香
(1)“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
古人用“清風一日來天闕,世上龍涎不敢香”“清香不與群芳并,仙神原是月中來”來形容桂花的香。
(2)“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真是“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
(3)“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學生理解“全年”的意思:每當桂花盛開時,滿樹生香,花香隨風飄逸,彌漫四方,人們沉浸在花香里;不開花時,人們用它泡茶做糕點,整個村子全年也都像被浸泡在花香里似的。
一個“浸”字,形象地寫出了桂花的香氣,桂花不僅花開時香,晾時香,泡茶做餅也同樣香氣彌漫。桂花永遠香在人們的心里,它的香,已掙脫了季節的束縛,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們的生活。
指導朗讀:
泡上一杯濃濃的桂花茶輕輕地呷上一口,這香真是沁人心脾,叫人難忘啊。把這種感受送進去讀一讀;
過年時嘗一口糯糯的甜甜的桂花糕,這花香唇齒留芳,彌久不散,誰來感受這樣的香?
[這部分抓住重點句子,感受桂花的香,抓住重點一個“浸”來體會桂花的香。在讀中體會,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