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 》教學設計
5、再次讀文。文中除了寫桂花香、搖花樂,你還知道了什么?
[體現學生自主學習,各有各的感悟,各有各的收獲]
桂花的樣子(第二段)
老師帶你們看看桂花。介紹桂花。這些桂花金黃而又細小,樸素而又淡雅,真是“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
6、文中你還有不理解的問題?或者你理解了什么,讀懂了什么?
[這部分是文章的重點,也是最難理解的地方,所以設計了幾個小問題幫助學生理解母親話里的含義,蘊含的深深的對家鄉的懷念之情]
母親的話
可是母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
難道杭州一山的桂花真的香不過家鄉院子里的一棵桂花樹嗎?如果“我”說,外地的環境很美,那母親會怎么說?如果“我”說,外地的東西很好吃,那母親會怎么說?如果“我”說外地的生活很快樂呢,那母親會怎么說呢?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母親有著怎樣的情感?你能理解母親嗎?
其實,除了這一句,在這篇文章的字里行間還隱藏著許多母親與家鄉桂花的小故事,隱藏著母親與家鄉的一片深情。讓我們再細細地讀讀文章,把這些小故事找出來,把這份情讀出來!
反饋。
是呀!母親每年都關注著桂花,收獲著桂花,她品嘗著桂花的香甜,體驗著饋贈桂花的快樂,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間,家鄉的桂花,成了母親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桂花是沒有區別的,問題是母親不是在用嗅覺區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體味它們。在母親心中,家鄉的桂花是任何東西都不能替代的!所以,當我把杭州的桂花捧給她時,母親深情地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指導朗讀母親的話)。
文章最后一句話
母親的這番話,這份情,自然影響了我,感染了我。“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
這個“又”字說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桂花雨,只是這次母親的話使他又一次想起。淡淡的一句話,卻傳遞出了作者對故鄉桂花深深的懷念。家鄉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樂連在一起的,那種“搖花樂”和桂花雨已植進了他的生命,成為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記憶。這恐怕是作者難忘家鄉桂花的真正原因。
7、難怪琦君會說“桂花,真叫我魂牽夢縈。”
三、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
[這里更能體會得到作者的內心,也就明白作者為什么那么難忘搖花樂與桂花雨]
1、許多年過去了,作者琦君早已告別了童年,早已離開了母親,早已遠離了故土,可是她仍然喜歡用自己的筆寫童年,寫母親,寫故土。別人問她為什么,她說了這樣一段話“我總是不能忘卻舊事,我一輩子最愛寫的就是故鄉,親人,朋友,花草樹木。這魂牽夢縈的故土,這難以割舍的童年,倘若都能一一地收藏起來,藏在記憶的花園里,我想那一定是一朵朵常開不敗的花。當我們想起來的時候,會覺得很溫馨,那我們收獲的不僅僅是花朵的芬芳,更是美麗的人生。”
2、感謝琦君,感謝桂花,她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童年是美妙的,故土是美麗的,人生更是美好的。
四、推薦閱讀
老師向大家推薦幾本作者回憶童年生活,抒發對故鄉懷念之情的書。
琦君的散文集《桂花雨》,魯迅的《朝花夕拾》。愿你們在這濃濃的書香中也能找到一份童年的快樂。
[推薦閱讀,是新課標的要求,孩子們已經有很多的閱讀量,教師的適時推薦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