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流水人家》實錄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8課。
教材分析
《小橋流水人家》是已故中國臺灣作家謝冰瑩的一篇回憶故鄉的散文。課文文質優美、情景交融,作者用如詩的語言,勾勒出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寫意畫,表達了對故鄉綿綿不絕的懷戀和思念。
教學目標:
1、認識“潺潺、粼粼、婀娜、螃蟹、橫跨、浮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等詞語;
2、正確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品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層次:
品讀“美”——發現作者眼中最美的小橋流水人家
體會“愛”——尋訪作者心中深愛的小橋流水人家
感受“戀”——走近作者一生難忘的小橋流水人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初讀課文.
1、師:“月是故鄉明”,故鄉——是每個人心中難以割舍的情懷,是每個人一生牽掛的熱土。今天,讓我們跟隨中國臺灣作家謝冰瑩一起走進她位于大陸的故鄉去看一看那里的——小橋流水人家。(板書課題)
2、師: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畫出課文中的生詞,想一想詞語的意思。
3、學生自讀課文,勾畫詞句。
二、品讀詞句、感受“美”。
——發現作者眼中最美的小橋流水人家
1、品讀“潺潺、婀娜、粼粼”等詞,感受作者故鄉景色的“美”。
師:出示詞語“潺潺、婀娜、粼粼”,指讀。
生:讀詞語(較平淡)。
師:如果你能一邊讀詞語,一邊想想它們的意思,你一定會讀得更美。
生:再讀(語調優美)。
師:再讀這幾個詞語,其他同學閉上眼睛,一邊聽,一邊用心感受,聽著這幾個詞語,你的腦海中仿佛出現了怎樣的畫面,你的耳邊仿佛聽到了怎樣的聲音。
生:閉眼聽詞。聽完后說自己想象到的畫面和聲音。
師: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內容,要求學生自由讀。
師:指讀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
師:這是一條清澈的小溪,清得可以看見溪底的——
生:清得可以看見溪底的小魚、小蝦、小螃蟹。
清得可以看見溪底的水草。
清得可以看見溪底五彩的小石頭……
師:這也是一條歡快的小溪,你可以聽見——
生:潺潺的流水聲。
小溪“嘩嘩”流淌的聲音。
小溪歡快的歌聲……
師:這樣的小溪美不美?你喜不喜歡?
生:再讀第一句。
師:第一自然段中的第二、三、四句話描寫的是溪邊的柳樹,柳樹的特點是——
生:婀娜。
師:“婀娜”是什么意思?
生:“婀娜”的意思是指柳樹的姿態優美。
師:柳樹的姿態有多美呢?請同學們展開豐富的想象想一想,它們有的……有的…… 還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