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教學設(shè)計
目標 起初的辦法 遇到哪些困難 另辟蹊徑 事件結(jié)局 制作40件毛衣 舉辦大型時裝展
(二)、從事例探究中感悟啟示的深刻內(nèi)涵。1、請學生根據(jù)表格介紹自學情況,說清事件的前因后果。2、引導體會作者在事件中的情感變化(導:在這件事中,作者的心情有什么變化?接受訂貨單時心情怎樣?后來呢?再后來呢?)引導學生理解關(guān)鍵句。(1)、我大喜過望,腳下仿佛踩著一朵幸福的云(2)、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頭喪氣地與她告辭。(3)、從此,一條時裝的河流,源源不斷地從我的時裝店里流了出來。3、引導學生從事件中體會“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我們要“另辟蹊徑”的勇氣和信心,才能從“山窮水盡”走向“柳暗花明”(三)、從生活實踐中體會啟示的生活意趣在生活中,或許,我們曾經(jīng)擁有過換一種方式對待困難時,享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興奮;或許我們曾經(jīng)遭遇過面對困難不知所措,悲觀失望的無奈;打開記憶的閘門,把你那酸甜苦辣的經(jīng)歷向同學述說。1、同學間相互交流2、指名學生匯報3、把自己說的內(nèi)容寫下來四、回歸文本,感悟?qū)懛?/b>過渡:的確,實現(xiàn)目標的道路很多很多,當一條路走不通的時候,就可以另辟蹊徑,考慮另外的道路。這個道理看似淺顯,實則深刻。在課文中,作者的父親是怎樣悟出來的呢?1、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觀事物——想生活——明事理)2、明白作者的表達方法。作者一生經(jīng)歷很多,為什么只選擇“制作40件毛衣”和“舉辦大型時裝展”這兩件事情來說明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的道理呢?作者選擇這兩伯事都用一樣的篇幅嗎?五、嘗試運用1.嘗試練筆。師:學了這一課,相信同學們心中一定有許多話要對自己說,請拿起手中的筆寫一寫吧?生練筆,師巡視學情。板書: 14、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 一人童年深受教誨 自制毛衣 多人 時裝的河流 另辟蹊徑人生兩次困境 成衣啟示受用終身 服裝展覽 絡(luò)繹不絕 實現(xiàn)目標非成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