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鳥》教學設計
⑴(珍珠鳥的介紹):主人對"我"的愛護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
①精心設置環(huán)境 ②不加干擾
歸納為"四不":不看,不管,不趕,不寫(板書)
⑵(主人的介紹):小珍珠鳥對"我"的態(tài)度變化過程:
歸納:顯得怕人→漸漸膽大→已經放心→完全信賴
通過珍珠鳥和主人的自我介紹,學生由聽到的信息中歸納出要點,點撥形式不拘一格,行之有效.這樣形象感知全文,切合初一學生的心理特點,因此課堂意趣橫生,高潮迭起,高效低耗,充滿活力.
⒊討論質疑
這一環(huán)節(jié)目的是深化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和認識,培養(yǎng)學生注意力,提高對事物的分析,比較,思辨能力.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曾說:"學校中求知識的目的,不在于知識的本身,而在于使學生自己獲得知識的方法."之有積極思考,獨立探究,善于發(fā)現(xiàn),敢于質疑,才能調動學生內在的動機潛能,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的討論,可從突破重點入手.
⑴在文中找詞語,互改互評,理解文中內容.
小鳥的變化
活動范圍
動作行為
神態(tài)描寫
顯得怕人
漸漸膽大
已經放心
完全信賴
⑵比較詞語,揣摩語言,比較優(yōu)劣.培養(yǎng)學生語感,注意用詞的準確傳神,養(yǎng)成賞品語言的習慣.
大鳥"伸"出小腦袋
a小鳥"探"出小腦袋
幽深的從林
b幽靜的從林
一個蓬松的球兒
c一個松軟的球兒
⑶設計問題供學生討論:"有人說,這是一種怕人的鳥",此句的作用是什么 談談你對文末最后一句的看法.
4,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這一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朗讀,充分感受體驗,加深對課文中心的理解.這一環(huán)節(jié)關鍵不是簡單地對課文進行直觀朗讀,而是在對比中讀以感受不同的感情.
故設計這樣兩個步驟:
(1)有感情朗讀課文7-14節(jié),體會人與鳥之間感情的變化.
(2)把文中的"小鳥"或"它"換成"你"后,再次朗讀,體會并比較感情的不同.
通過稱呼的變化朗讀,可以激發(fā)學生朗讀的興趣,引導學生進一步走進作者那如詩如畫的文章中,體味人與動物相互信賴,和諧相處的美好境界,體會文中人鳥和諧相處的美妙境界.
5,拓展練習
這一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目的有這么兩個:其一是讓學生學會知識能力的遷移,學習作者的寫法之后可以仿照進行自我的練習,抓住細節(jié)之處細細描繪,以提高學生寫作的能力.其二是深化文章的教學立意,不拘泥于文章,讓學生關注自己身邊的環(huán)境,動物,自然,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和生命意義的教育,把文章的立意引向深處.問題如下:
(1),寫一段自己跟動物親密相處的場景,
(2),談談人與動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意義.
6小結,布置作業(yè)
你學習本文后,對觀察描寫動物有什么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