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鳥
(四)教師寄語
師:聽了同學們的感受,老師也躍躍欲試,不過老師不打算用這種句式,因為你們寫得實在太美了,老師覺得很難與你們媲美,只好換種方式,用一段話來表達一下心中的感受:
同學們,其實信賴緣于一份關愛,一份呵護,也緣于彼此間的尊重和寬容;其實尋找朋友并不像想象中那樣困難,不一定非使用同樣的語言,甚至都不需要以聲傳情。只要我們善待身邊的每一種生靈,就會看見它們出自天性的自由和歡樂;看見它們美麗的奔跑和飛翔。
也許有一天,我們漫步原野,會有飛倦的小鳥在我們肩頭歇腳;會有美麗的蝴蝶在我們發上扇動翅膀;會有可愛的梅花鹿,從遠方的小山上向我們歡快的奔來------
同學們,讓我們用寬廣而細膩的胸襟去擁抱地球上那些可愛的生靈,讓愛與我們相伴而行,它能讓你的心穿花拂月,也會讓這個世界花香彌漫----
〔設計意圖〕創設教學中學生情緒的共振效應,讓學生體會到自主選擇的愉悅感和獨立探究、凸現自我的準成就感。并能敏銳地捕捉信息、聯系舊知緊緊追思、體味文句蘊涵的跳蕩的情感,變平面文字為立體的形象、美妙的意境,達到學習的“情融融,志躊躇”的效果。
四、布置作業,拓展延伸
請寫一個蘊含哲理的語段,闡明人與人之間如何創造美好的境界,要用上“尊重”、“關愛”、“信賴”三個詞語。
〔設計意圖〕加深學生對本文主旨的感悟和理解,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五、欣賞音樂,情境交融
播放人與自然界和諧共處的畫面,在音樂聲中結束本課教學。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優美的音樂中進一步感受人與動物之間的和諧之美,使“文情”、“己情”渾然一體。
三、教學反思
這堂課基本體現了學生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精神,同學之間自主交流,相互啟發,課堂上他們思想活躍,興致盎然,生命的活力得到極大的煥發。我認為之所以能達到這樣的效果離不開這兩方面的努力:其一,在教學流程的設計上我始終遵循“自主探究”這一理念的指導,更新陳舊的觀念大膽的把課堂還給學生,喚醒他們探究文本、解讀字詞句段、入文索情的情趣;其二,在學生思維的嘗試和探究中,我含而不露的給予適時、適度、適量的點撥,并積極的參與學生思考之中與他們平等交流,引領他們培養具有韌性的探究情致。
課改專家說過:人只有自主探究時,他的精神生命才是主動的。要將精神生命的主動權教給學生,課堂才能煥發出生命的活力。自主探究教學方式的最大價值,或許就在于此。它是對學習個體的最大尊重,是對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的最大激發。課后一學生這樣寫到:“本節課讓我們都有了自己的欣賞空間,能更深一步的去體會文章的美。”另一學生則這樣寫到:“以前我對文章只在意字句的理解,從而一次次地失去了欣賞美的機會,然而這節課讓我真正體會到了文章的內涵與魅力。”理性的反觀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覺得學生是在"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用自己的觀點去判斷,用自己的思維去創造,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學生的思想是一朵朵燦爛的鮮花,雖稚嫩無比,但卻姹紫嫣紅地綻放著美麗。
在這次“自主探究”式教學中我認為有以下兩點值得我們加以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