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長征》教學案例
設計意圖
學生都會有自己不喜歡閱讀的文章.作為一篇優秀詩作的《七律長征》可能會因為與學生所處的時代背景相差甚遠而不被學生所喜歡.如何引導學生喜歡它并能多角度多層次地閱讀,對優秀作品獲得新的體驗與發現 教師必須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疏導學習情緒,找準體驗的切入點,結合學生生活閱歷設計體驗環節,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閱讀一旦有了體驗目標,學生就會因詩中的喜悲而變色,因詩中的山水而心動,會因詩中的寒熱而共鳴,如身臨其境,人文合一,百感交集,詩的藝術感染力才真正體現出來.而學生也不再是僅僅學會了一首詩,有了自己對詩的獨特理解和體會.
教學目標
(總)
1. 正確理解下列詞語:逶迤,磅礴,岷山,只等閑,騰細浪,走泥丸,云崖暖,鐵索寒;理解詩意,體會情感.
2. 有感情地朗誦全詩,感受詩的節奏和韻律,增強對七律詩這種體裁的感性認識.
3.充分感受紅軍戰士的革命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含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教學難點
通過重點詞句體會紅軍戰士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 一 )課時
教學目標
正確理解下列詞語:逶迤,磅礴,岷山,只等閑,騰細浪,走泥丸,云崖暖,鐵索寒.
讀通詩歌,理解詩意.
教學重點
讀通詩歌,理解詩意.
教學難點
讀出節奏.
課前準備
教學流程
一. 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談話:毛澤東是我國第一代領導人核心,是我國著名的詩人,革命家,外交家,今天我們就學習他寫的一首詩《七律長征》.板書課題.
(2)"長征"從字面上講什么意思 關于長征大家了解多少,課前查閱了資料,說一說你對長征的了解.學生交流資料.
(3)師補充長征影視片段和紅軍走過的路線圖.
看了剛才的影視片斷和線路圖,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二. 夯實基礎,初讀文本
(1)(課件出示全詩)請大家自由朗讀詩文,你可以多讀幾遍,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指生讀詩,讀生詞,注意正音,特別是"逶迤,磅礴".
(2)滲透律詩特點,請同學們跟著老師劃分的節奏自由試著讀一讀 課件出示劃分節奏的全文.
指讀.
三. 自讀質疑,交流啟思
(1)師:請同學們小聲朗讀課文,看看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把它圈畫出來,我們過會交流交流.先小組交流.
(2)交流交流不理解的詞語 教師相機指導.
四,完成作業
完成課堂作業本1,2題.
設計意圖
"萬事貴乎始".課堂伊始,以回顧領袖與長征的內容,巧妙地喚起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迅速地將學生帶入那段歷史,把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上來,激發學習動機和興趣,還能起到承前啟后,建立知識聯系的作用
"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課堂是學生練習,糾錯,發展的主渠道.這里讓學生先由自學到生生交流,既給學生提供了自主鉆研文本的空間,又增強了學生間的交際能力,真正做到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第(二 )課時
教學目標
有感情地朗誦全詩,感受詩的節奏和韻律,增強對七律詩這種體裁的感性認識.
理解重點詩句含義,充分感受紅軍戰士的革命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含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教學難點
通過重點詞句體會紅軍戰士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走近紅軍長征,去細細體味.
齊讀《七律長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