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長征》課堂教學實錄
生:“五嶺逶迤”,那彎彎曲曲的山路很難走,走過去非常的艱難。
生:“大渡橋橫鐵索寒”,戰士們手握著鐵索,望著腳下的江水,讓人覺得很害怕。
師:想一想,腳下是什么?
生:滔滔不絕的江水。
師:對岸是什么?
生:對岸是敵人烏黑的槍口。
生:想要過去非常不容易,比上刀山,下火海還難。
師:能不能把這個“難”送到詩句中去讀一讀?
生:大渡橋橫鐵索寒
師:是呀,讓人膽戰心驚!還有哪些地方能感受到?
生:從“千里雪”可以感受到。岷山到處都是雪,非常的寒冷。紅軍戰士的衣服又那么的單薄,很難走過去。
師:是呀,同學們,讀著“千里雪”這個詞,你們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耳邊仿佛聽到了什么?
生:我眼前仿佛看到了一望無際的白雪,聽到了風呼呼刮過的聲音。
師:皚皚白雪,狂風呼嘯。
生:那是一片白雪皚皚的世界,雪連著天,天連著雪。我聽到戰士正鼓勵身邊的戰友:“堅持住,堅持住,一會兒就到了。”
師:真好!讓我們靜心想象一下,我們的紅軍戰士腳上穿的是什么?身上穿的是什么?
生:紅軍戰士身上穿著單薄的衣服,腳穿草鞋,每走一步都是那樣的艱難。寒風吹來,就像是針刺進了骨頭里。
師:你體會得很深。戰士們餓了——渴了——
生:餓了,渴了就抓一把雪塞進嘴里。
生:餓了,就吃一個辣椒;渴了喝一口辣椒水。
師:要翻過這千里雪山,容易嗎?同學們。
生:不容易!
師:是呀,不容易呀!還可以從哪里看出來?
生:我從“烏蒙磅礴”看出來,山高大險峻,山路很難走。紅軍戰士穿著草鞋,腳都磨破了。
師:大家談得很好。我把大家找到的這些詞語都打到了課件上。把我們剛才的體會帶進這幾組詞語中,好好的讀一讀。
生:(齊讀)五嶺逶迤 烏蒙磅礴金沙水拍 大渡橋橫 千里雪山
師:紅軍戰士僅僅是翻過這幾座山,淌過這幾條河嗎?請大家讀讀課后的“資料袋”,特別提醒大家關注那幾組數字。
生:紅軍翻越了18座大山,淌過24條大河,走過荒無人煙的草地,行程約25000里。
師:是呀,紅軍走過的是——
生:萬水千山
師:萬水千山,談何容易呀!把這種感覺融入到這幾組詞語中——
生:(齊讀)五嶺逶迤 烏蒙磅礴 金沙水拍 大渡橋橫 千里雪山
師:我們的紅軍戰士面臨的僅僅是大山、大河這些自然方面的艱難險阻嗎?不著急,靜靜地看一段文字。
(課件出示:湘江戰役是紅軍有史以來進行的最為慘烈的一次戰役。1934年11月,中央紅軍與數十萬國民黨軍在湘江邊展開激戰。經六天血戰,紅軍終于沖過了敵人的封鎖線。但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中央紅軍由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
長征途中,紅軍遭遇的戰斗在400場以上。平均每三天就發生一次激烈的大戰。在漫漫二萬五千里的征途中,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個紅軍戰士犧牲。)
生:僅湘江戰役,紅軍戰士就從8.6萬人銳減到3萬人,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師:五萬將士血灑湘江呀!
生:紅軍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還要面對敵人的槍林彈雨。
生:還要進行殘酷的戰斗。
師:前有攔敵,后有追兵,空中是敵機的狂轟亂炸。我們的紅軍戰士就這樣跨過了一座座大山,淌過了一條條大河,翻雪山,過草地,走過了二萬五千里。同學們,這是怎樣的一次長征呀?
生:這是一次艱難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