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花山》教學實錄
生:是主席工作重要。
生:還是群眾吃飯重要。
師:好,眾說紛紜。允許大家保留自己的意見。重要的是毛主席認為,誰更重要?
生:群眾吃飯更重要。
師: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生:毛主席平易近人,不把自己當領(lǐng)導,不搞特殊。
師:非常好。剛才我們是怎么體會出來的呢?我們先用自己的觀點和文中人物的觀點做比較。這是很好的體會方法。請大家做筆記。
師:我們交流下一段。“如果沒有老百姓的支持,我們能有今天這個勝利局面嗎?我們吃的穿的,哪一樣能離開老百姓的支持?……”這段有好幾個反問句,我們把它改成陳述句再讀一讀。
生讀。
師:這段從正反兩方面講了人民群眾和軍隊的關(guān)系。老百姓的支持是革命勝利的保證。反過來說,我們革命勝利也是為了無數(shù)的老百姓。如果讓你做個恰當?shù)谋扔鳎阏J為軍民是什么關(guān)系?
生:魚和水。
師:有一句歌詞唱道:軍民魚水一家人。的確是這樣,魚離不開水,水也離不開魚。正如人民軍隊離不開人民的支持。還有一個比喻也很貼切,是唐太宗說的:水和舟的關(guān)系。“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如果你做的事符合人民的利益,人民就擁護你;反之,人民就將推翻你。
師:好了,把我們剛才所說的整理一下記錄下來。我們交流下一處。
“這位首長,好像在哪兒見過?”
大爺真的見過毛主席嗎?
生:可能真的在戰(zhàn)爭時期見過呢
生:可能見過毛主席的照片。
生:可能在夢里見過。
笑。
師:大家想一想,你們有沒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看到一個陌生人很熟悉,感覺自己好像在哪見過?其實自己并沒有見過,只是他跟自己熟人有些地方很相似。那,這位大爺會是……
生:也許他根本沒見過毛主席,但見過哪位首長和毛主席很象。
師:比如說,
生:嘴角長著黑痣。。
師:笑。可能他見過的首長,就和毛主席一樣平易近人。很親切。好繼續(xù)。
師:“碾盤上的玉米,在碾子的碾壓下,散發(fā)出淡淡的米香,伴隨著毛主席和鄉(xiāng)親們親切的談話聲,飄向小溪,飄向山巒,飄向好遠好遠的地方。”這是課文的最后一段。總結(jié)部分。如果是我們,我們一定會這樣寫:“啊,毛主席,您平易近人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生笑。
師:怎樣寫好呢?大家都認為課文寫得好。那么大家好好讀讀這段話,想一想作者的到底是在贊頌什么?
生:贊頌了毛主席平易近人的精神。
生:贊頌了毛主席關(guān)心群眾的精神。
師:僅僅是這些嗎?大家要抓住重點詞,看“伴隨著毛主席和鄉(xiāng)親們親切的談話聲”,想一想作者到底還在贊頌什么?
生:是毛主席和鄉(xiāng)親們的友誼。
師:是友誼嗎?能不能換個詞?
生:情誼!
師:對。毛主席和群眾的身后情誼,就像這淡淡的米香一樣飄向遠方,被人們久久地傳誦著。作者這樣寫,很“含蓄”(板書)。我們以后寫結(jié)尾也要這樣,不要直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而是很巧妙地吧自己的情感蘊含于贊美其他事物之中。
師:好了,現(xiàn)在我們回過頭來看一下這篇課文的語言,也很有特色,是什么呢?
生:很家鄉(xiāng)化。
師:舉個例子。
生:俺們……大半年……頂什么用……
師:很好,我們找一段典型的來讀一讀。分開角色,男生讀警衛(wèi)員的話,女生讀大娘的話,老師讀大叔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