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花山》教學雜談
【湖北省宜昌市巴東縣官渡口鎮長江小學 萬 瓊】〖優化閱讀教學的策略·讀出趣味〗
課程改革象一股春風,為我們帶來了新教學理念,為學生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為教師的發展創造了更好的機遇。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一直努力探索如何提高閱讀教學攝影師。下面結合教學實踐,談談閱讀教學的策略。
閱讀的過程就是審美的過程,這個過程若缺乏審美熱情,閱讀就會變得索然無味,教師的適當的煽情能激發學生的審美熱情,增強學生學習的欲望,引發學生深層次的思考,讓他們帶著積極主動的情感進行學習。例如,教學《毛主席在花山》時,我帶著一臉神秘說:“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老師特別喜歡。它與過去學過的課文在寫法上有許多不同,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當然越多越好。”學生興趣事盎然,很快就投入到課文的閱讀中去。結果有發現課文結構新穎的,有發現三件事之間是層層遞進的關系,有的發現文章很樸實感人,還有的發現結尾意味深長等等。學生的審美閱讀就此開始。
一篇課文教學之始的導語,應該像詩人一樣精煉、感人,使人產生強烈的閱讀欲望。一節課的結束語,應在學生的心田留下情感的漣漪,達到“課盡情未了”的效果,使學生對閱讀產生新的欲望。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桂城夏北小學 梁淑暖】
〖淺談新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四讀”·以讀悟情〗
閱讀是語文課程中極其重要的學習內容,課程標準關于閱讀的目標,在各年級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中高年級要重視默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讀書不能死讀,而是化抽象為形象,讓學生有滋有味地品讀,以讀促情,聲情并茂,學生的感悟才更加深刻,課堂才更充滿活力和生機。
教材中不少文章,語言親切,感情真摯強烈。如《毛主席在花山》一課,課文通過描寫毛主席在花山與人民群眾之間令人蕩氣回腸的幾件往事,突出表現了毛主席與人民群眾心連心,表達得淋漓盡致。教學時,我引導學生準確地把握感情的基調,特別是人物的語言,有感情地加以朗讀,以達到情感體驗的目的。學生的體會和感悟不是游離于語言文字之外,而是植根于語言文字之中,這樣才能更好地感悟毛主席崇高品質和偉大人格。
【四川省遂寧市蓬溪縣下河街小學 何 英】
〖讀寫結合,讓閱讀教學綻放異彩·仿寫,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聽﹑說﹑讀﹑寫是一個不可割裂的整體,而寫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也有利于我們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因此,指導學生寫好課堂內的小練筆能更好地落實“課標”中的讀寫目標,使閱讀教學得到進一步深化。
“仿寫”是指依照課文的寫作方法,寫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學習作者的觀察表達方法,并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進一步體會課文內容,同時達到訓練寫作的目的。仿寫的訓練方式主要有仿句、仿段、仿篇。篇的仿寫主要是從文章的結構和寫法進行練習。如學完《毛主席在花山》這篇課文后,讓學生以課文為例,通過具體事件的記敘來表現人的思想品質,防止空洞說教或作鑒定式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