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發憤寫《史記》導學案
課題:12、司馬遷發憤寫《史記》 早讀課:(20分鐘)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5分鐘)檢效:小組長檢查晨讀目標的完成情況,老師抽查目標的達成情況。建議可以進行誦讀比拼。(5分鐘)學習目標:(1分鐘)通過自主學習,交流展示,能夠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2.能夠復述課文。3.感受司馬遷“把個人的恥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頑強編史的堅持毅力。【定向導學·互動展示·當堂反饋】課堂
元素 導學 流程 自學質疑模塊 互動探究模塊 交流展示·精講點撥模塊 矯正反饋模塊 自學指導 內容、學法、時間 互動策略 內容、形式、時間 展示方案 內容、方式、時間 重點摘記、成果記錄、 知識生成、規律總結 抓住 重點 賞析 語言 領悟 主題 第一課時(5分鐘) 自讀自悟:《司馬遷發憤寫〈史記〉》全文,完成如下任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篇文章主要內容。 4.給每個段落寫段落總結。 5.簡介主人公司馬遷及其著作《史記》,了解文中的將軍及司馬遷入獄原因。 第二課(10分鐘) 1. “發憤”是什么意思?司馬遷為什么要發憤寫《史記》?結合課文內容,說說司馬遷“愛史”的原因。 2.他是在什么情況下發憤寫史記的?寫話:盡力想象司馬遷在獄中所受到的酷刑,以及這些酷刑對司馬遷所造成的致命打擊。(從心理、生理兩個方面思考) 3.用橫線畫出課文中突出表現司馬遷發憤寫《史記》的詞句。 4.形象說明他發憤寫作的結果。 請按以下程序進行組內合作交流: a、兩人小對子檢查自研成果,用紅筆批改隨堂筆記并互相給出評定等級,并解決自學時遇到的疑難問題。(4分鐘) b、六人互助小組交流探討,著力解決前面階段未解決的問題。(5分鐘) c、十八人共同體大組大組長抽簽: 教師給出抽簽順序,明確本組展示任務。(1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