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教學實錄 2份
師:你講一講吧。
生:一開始,楚王先侮辱晏子的國家,楚王問他:“為什么要派你來呢?”晏子用那種有點貶低自己的話語來回答楚王,來諷刺他。晏子用了他巧妙的口才來維護了自己國家的尊嚴,還抨擊了楚王的傲然之氣。
師:你講得太好了,我們仔細看,在這段話中,用了一個詞語——所以。既然有“所以”,就必然會有“因為”。請你把“因為”送進去,再來讀讀這句話。
生:敝國有個規(guī)矩,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因為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這兒來了。
師:你這樣一說我們聽出這晏子可真會說話,還可以把這個“因為”放在哪。
生:因為敝國有個規(guī)矩,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因為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這兒來了。
師:行不行?這樣一說我們就明白了,這晏子可真會說話,用了兩個前提,最后結尾,所以就派我到這來了。你瞧瞧這個晏子,如果用了兩個“因為”,就重復了,于是就干脆不用了。好,我們就繼續(xù)談。
生:春秋末期,齊國和楚國都是大國。有一回,齊王派大夫晏子去訪問楚國。楚王仗著自已國勢強盛,想乘機侮辱晏子,顯顯楚國的威風。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門旁邊開了一個五尺來高的洞。晏子來到楚國,楚王叫人把城門關了,讓晏子從這個洞進去。晏子看了看,對接待的人說:“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國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話傳給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開城門,迎接晏子。
師:你讀了這么多,這段話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生:我感覺晏子不太服氣,因為去拜訪別人,別人應該親自去迎接,而楚王不但不讓他進去,還要讓他去鉆狗洞,所以晏子就說了這段話來讓楚王知道他不是好欺負的。
師:聽了他的解讀,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訪問正常國家開城門,訪問狗國鉆,楚國讓我鉆狗洞,所以楚國是。)這段話好在哪里?
生:晏子不但保護了自己的尊嚴,而且還諷刺了楚王。
師:你看這晏子多會說話啊,你不是讓我鉆狗洞嗎?那楚國就是狗國。晏子可真會回答。謝謝這位同學給我們的啟發(fā),我們繼續(xù)談——,還有哪里有晏子說的話。
生: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墒情贅湟环N到淮北,就只能結又小又苦的枳,還不是因為水土不同嗎?同樣道理,齊國人在齊國安居樂業(yè),好好地勞動,一到楚國,就做起盜賊來了,也許是兩國的水土不同吧。楚王有意安排了兩個武士押著一個囚犯從堂下走過,來諷刺晏子他們齊國的人都是強盜。但晏子能用淮南的柑橘來諷刺齊國的人,大家都知道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墒情贅湟环N到淮北,就只能結又小又苦的枳,是因為淮南和淮北的環(huán)境不同,。而齊國人在齊國安居樂業(yè),好好地勞動,一到楚國,就做起盜賊來了,這句話直刺楚王的心窩,他諷刺了楚國的環(huán)境不好,楚國人的道德不好,所以我們齊國人才會被感染了,做起了盜賊來。
師:這同學說得太好了,條條都在理,他可真了解晏子。其實,在原文里頭,晏子說了一句很簡單的古文,在補充教材里,找到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