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過安仁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2.能借助注釋、課文插圖,結合相關資料、工具書,邊讀邊想象詩中情景,感知詩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話講述。
3.想象古詩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用詞的生動準確,感受小童天真活潑的形象,體會作者對兒童的贊賞,喜愛之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4.將古詩改寫成一篇小故事。
教學重點:邊讀邊想象詩中情景,感知詩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話講述
教學難點:品讀詩句,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作者情感,感受童年生活的快樂。
課前準備:
1.學生收集背誦有關童年生活的古詩句
2.課件(3個)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童趣
1. 眾所周知,我們偉大的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而古詩是其中尤為耀眼的一朵奇葩。我相信同學們在學習中也一定積累了不少,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玩個游戲,我來說上句,同學們來說下句。
師:草長鶯飛二月天,
生:拂堤楊柳醉春煙。
師:兒童散學歸來早,
生:忙趁東風放紙鳶
生:歌聲振林樾。
師:意欲捕鳴蟬,
生:忽然閉口立。
師:草鋪橫野六七里,
生:笛弄晚風三四聲。
師:歸來飽飯黃昏后,
生:不脫蓑衣臥月明。
師:同學們對得真不錯!吟誦了這些詩句,你們心中有什么感受?
生:……
師:這些詩都是寫什么的?
生:兒童、童年、童趣……
師:是啊!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多彩多姿的,童年是一首歌,童年是一幅畫,童年總是讓人流連和稱頌的。今天,讓我們一起用心地品讀詩人楊萬里筆下的“童年”“童趣”吧!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翻到23頁。
2.板書課題:舟過安仁
齊讀課題,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生:……
師:解題
(強調“過”的意思,過:經過,劃過。)
二.初讀課文感知童趣
1.自由朗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出節奏。
2.注意2個生字篙(gāo)棹(zhào)的讀音。
3.棹的寫法:不要把右邊的“卓”寫成了“桌”。
4.指名讀這首詩。
5.出示課件:配樂讀。
6.齊讀全詩。
(二).結合注釋插圖自由朗讀想象詩歌畫面。
1.同桌合作誦讀,發揮想象,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2.指名說一說你的理解?
三、 品讀課文,享受童趣
創設情景:
1.出示第二個課件。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是作者船行江面不經意間看見的,這一看讓作者展開了思考……)
你們就是畫中的兩個小孩,觀察課件,說一說當時的情況。有對話、有動作、神態、心理、還有環境(天氣……)
2.假如我就是詩人楊萬里,你和你的同桌就是那兩個可愛的很聰明的孩子,試著表演一下他們的語言、動作及神態。
3.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是作者所悟,這一思考的過程可以看出作者喜歡小孩子(揣摩作者當時的心境)
4.請學生表演(注重語言、神態、動作)
四、拓展閱讀,深化童趣,再讀體會
1.齊讀全詩,背誦全詩。
2.楊萬里寫童趣的詩還不少,我們用剛才學習詩歌的方法來自學下面的這首詩:
課件出示:
稚子弄冰
宋·楊萬里
稚子金盆脫曉冰,
采絲穿取當銀鉦。
敲成玉磐穿林響,
忽作玻璃碎地聲。
3.自由讀詩,讀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