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之子》教學實錄(全國文本細讀研討會名師課堂實錄)
生:沒有聽說。
師:是啊,孔先生,我可沒有聽說孔雀是你們家的鳥啊。這樣既不動聲色地反駁了對方,又不讓對方難堪。是不是很有教養啊?(生點頭) .
師:讀書就要逐字逐句地體會,就要細細地品賞。就要咬文嚼字,這樣才能把話中話都讀出來。
分組練筆豐滿文本
師:這個“楊氏之子”究竟是誰呢?三國時候,曹操手下有一個謀士叫楊修,有人猜測,楊氏之子寫的可能就是楊修的故事。那么,我們暫且把楊氏之子就假定為是楊修吧,這樣稱呼起來比較方便。這篇短文只有53個字,但是含義卻很豐富。
下面我們用自己的筆,通過自己的想象,把文章來補充得豐滿一些。第一句話,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非常簡練,根據這句話,請你想象一下楊氏小兒長什么模樣?注意,相貌描寫一定要體現出他的聰明。第一排同學寫就擴寫這句話。
師:“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注意是誰?去干什么?主人不在,是哪個人把小兒叫出來的?這里面蘊含著很多動作和對話。
請第二排同學來寫。
師:“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日:‘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日: ‘未聞孑l雀是夫子家禽。”’他們難道就說了兩句話嗎?肯定不是的!往下肯定還有好多話呢!展開想象,一定要通過對話描寫把楊修的聰慧表現出來。請第三排同學寫這一段!
(學生分組寫作)
師:(10分鐘之后)請第一組同學,請你到前面來讀自己的習作,其他同學專心聽。
生:古時候有個姓楊的人家,有一個叫楊修的小孩兒, (師: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家中有一個小男孩兒叫——)古時候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家中有一個小男孩叫楊修,剛剛9歲。他長了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師:三角眼要注意了,這“三角眼”一般是指刁鉆、狡猾,這要改一改。)長得非常機靈。一張小嘴能說會道,非常聰明。
師:很有文采啊。可惜有些語言不是很準確,用詞要恰當,下課后好好改改。
生:梁國有一戶人家,他家有個孩子叫楊修。雖然才九歲,但是非常聰明。胖乎乎的臉上,有一雙明亮的大眼睛,嘴唇很薄,能說會道。凡是見過他的人,都說他是個聰明有教養的孩子。
師:通順,流暢,也非常合情理。現在請同學讀第二部分。
生:一日,楊氏的好友(師:我最欣賞“一日”,他不用“有一天”,用“一日”,有文言味道。)……孔君平前來拜訪,家人為其開了門,并告知楊氏不在 (師:應該是楊老爺不在)……并告知楊老爺不在.他的兒子楊修在書房讀書。孔君平想與楊修見面.看看多日不見,小楊修又學了些什么。管家告訴楊修孔君平來了,楊修趕忙出來迎接,并親自為其擺上了水果,其中就有孔君平最愛吃的楊梅。
師:掌聲! “其中就有孔君平最愛吃的楊梅”,這句話就更加說明他們兩家經常來往,更說明楊修了解孔君平,更說明楊修有教養。
師:接著請同學往下讀第三部分。
生:孔君平看著果子,一眼看到了楊梅。他左思右想。該怎樣考考楊修呢?喲!楊梅,楊修,你是楊他也是楊,這楊梅是你家的水果吧!(掌聲)(師:楊梅,楊修,聯系起來了!多有意思呀!)楊修眼睛一轉.靈機一動:“孔叔叔,我可從沒聽說過這和您同有‘孔’字的孔雀是您家的鳥啊!”孔君平摸著楊修的頭說:“楊修你這個小機靈鬼兒啊!”楊修說:“嘿嘿!孔叔叔過獎了!’,孔君平笑著說:“哈哈哈!真是個聰明孩子,聰明孩子!”(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