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之子》教學反思
記錄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揭題
師:知道文言文嗎?(生:知道)你覺得他有什么特點?
生:讀起來特別有趣,很短。
師:文言文最大的特點是言簡意賅,比如我們問:你吃過飯了嗎?文言文可以怎樣說?
生搖頭,有人亂猜一通。
師:可以說:飯否?簡練嗎?我在文言文中怎么說?
生:吾。剛剛背過“吾將上下而求索”。
師:不錯,聯系舊知,反應敏捷。那么你呢?(又搖頭),是“汝”!拔覀儭痹谖难晕闹惺恰拔岬取,那你們呢?
生:汝等。
師:這下反應快了,不錯。那么現在覺得文言文有趣嗎?(紛紛點頭)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文言文是——生讀:“楊氏之子”。
師:看題,你覺得哪個詞說明是姓楊的人家?(楊氏)整個題目作何解釋?“之”就是?(孩子們說出意思。)
師:有這樣的方法介紹你自己,怎么介紹?
生:黃氏之子;羅氏之子;陳氏之子;黃氏之女(真好。
。ǖ谝淮螌W習文言文,興趣很重要。只有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覺得學習文言文不是很難,那么以后就不會覺得恐懼了。我自己對文言文就是超級恐懼的。這樣的心理不能讓我的學生出現,盡量少出現。)
二、朗讀是關鍵
在教學時,我重點放在指導朗讀上。首先讓他們自己讀,學習生字,通過對“惠”的學習,讓他們明白什么是“通假字”,通過對“禽”的學習,明白文言文中“禽”和“家禽”的區別。
其次,指名讀,了解孩子們讀文言文的情況。
再次,范讀。范讀時讓孩子們劃出老師讀的和他們讀的不同的地方。(主要有三處,一處是孔君平/詣其父;二是孔/指以示兒曰;三處是未聞/孔雀 /是夫子家/禽。這里用以下面理解學習課文用。)
接著,領讀,讀著停頓。文言文中間的斷句顯得尤為重要,若斷句不當,意思可能相差甚遠。
。ㄕZ文教學要以讀為本,重視朗讀訓練是我國語文教學的優秀傳統。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讀,重點在讀,難點也在讀,在朗讀上必須有時和量的保證。這是小學生初次接觸文言文,更應該多讀少講,使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熟讀成誦,從而豐富語文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
三、重點理解,初知大意
師:這里為什么要停頓呢?你能自己讀讀課文,結合注釋,一邊讀一邊想,
解決這個問題嗎?(生讀課文。)
生:我知道了一處,“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這里停頓是表示說孔雀是夫子家的鳥,而不是指夫子的家禽。
生:“孔/指以示兒曰”孔后面停頓,這個“孔”是指孔君平,所以后面停頓。
生:“孔君平/詣其父”這里是指人,這個人名字叫“孔君平”,所以停頓一下。
師在孩子們表述的時候加以引導,這里的語言顯得有些繁瑣。但是因為孩子們表達得不夠確切,也因為自己在這里對孩子們的預設不夠到位,亂了陣腳。
師:讀著讀著,我們發現故事就是設置了一個場景,這個場景就是——(生讀:“孔君平/詣其父”)師:結果呢?生繼續:“父/不在,乃/呼兒出。”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孩子們明白了故事的大概意思。
。ㄍㄟ^停頓的理解將課文的意思解讀得十不離九了,這樣的理解在師生的對話中一步一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