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魚鉤》教學設計
3、集體匯報,反饋成果
師:我們按照課文描寫的事情的發展順序進行匯報。
(1)“炊事班長快40歲了,個兒挺高,背有點駝,四方臉,高顴骨,臉上布滿皺紋,兩鬢都斑白了。”
問題設計:
老班長多大歲數?和你們的爸爸媽媽年齡差不多,你們的爸爸是不是也像老班長一樣,臉上布滿皺紋,兩鬢都斑白了?
“布滿皺紋”和“兩鬢斑白”這兩個詞的描寫,讓我們覺得老班長像多大歲數的人?
為什么才30幾歲的人,卻有著5、60歲人的外貌特征呢?
{引導學生通過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體會到老班長為了革命的事業費勁了心思又操勞過度,因此呈現出未老先衰的跡象。}
(2)“他坐在那里捧著搪瓷碗,嚼著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的魚骨頭,嚼了一會兒,就皺緊眉頭硬咽下去。”
問題設計:
為什么用“嚼”這個字?說明什么?
從皺緊眉頭和硬咽下去,你能體會到什么?
我們平時誰也不刻意地去咽魚骨頭,但是卻都有被一根魚刺扎到的經歷,想想當時的感受,怎樣?老班長是生咽魚刺,說說你的感受。
{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到老班長此時吃的東西是極難下咽的。}
如果你是小梁,看到眼前的一幕,你會有什么感受呢?
所以,作者也感覺像有萬根鋼針扎著喉管,這是什么樣的感受?
(一方面是老班長的感覺,他也感同身受,另一方面是看到老班長為他們受苦,心里很痛苦。)
{引導學生體會到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表現是交替描寫的。}
讀到這里,你腦中浮現出什么畫面?用詞或詞組來概括。
{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
(板書:老班長 硬咽魚刺 我 針扎喉管)
能否帶著你的體會把這一段描寫來讀一讀?
(指名讀,自由讀)
{指導朗讀。}
(3)“第二天,老班長端來的魚湯特別少…………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鉛塊兒似的,沉重極了。”
問題設計:
老班長的表情是怎樣變化的,你能從中體會到什么?
只露出了一絲笑意,是什么意思?
{引導學生體會老班長此時內心世界的變化,進一步認識到他一心為他人的好品質。}
作者已經知道了老班長的秘密,他此時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
這個碗真的有千斤重嗎?
為什么心里好像塞了鉛塊似的?
(板書:老班長 嚴令喝魚湯 我 心情沉重)
你能讀出作者當時的心情嗎?
(4)“當我俯下身子,把魚湯送到老班長嘴邊的時候,老班長已經奄奄一息了…………我們撲在老班長的身上,抽噎著,很久很久。”
問題設計:
為什么自己奄奄一息了,還不肯吃?說明他是個什么樣的人?
他已經犧牲了自己的一切,但最后還要說:告訴指導員,我沒完成好黨交給我的任務,沒把你們照顧好……,這是什么樣的胸懷?什么樣的品質?
如果你是作者,但到這樣的老班長,你的心情怎樣?
{引導學生入情入境,更好地體會“我”此時的心情。}
(板書:老班長 垂危讓魚湯 我 極度悲痛)
讀出你的感受。
4、體會外貌描寫對表現人物品質的作用。
師:老師在讀課文的時候發現文章中有幾次對老班長外貌的描寫,請你們找出來,讀一讀,想一想,這篇文章中的外貌描寫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寫人文章的外貌描寫有什么不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