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金色的魚鉤
(2)抓住“皺緊眉頭”“硬咽”等詞和“我”當時的心情,體會老班長的品質,學習課文的表達方法。
(3)感情朗讀,注意體會人物的內心。
(4)教師小結方法:抓住重點句理解課文內容,從人物動作體會人物內心情感。
(設計意圖:略讀課文要有精講的環節,可以為學生閱讀能力的遷移提供保證。組織學生集體交流,教師適當地引導并對難點進行適當的點撥解疑。這樣的教學,充分體現了略讀教學追求的“精略相輔,略中有精,教略而學不略”。)
4.圍繞中心句,學習第二、三個故事。
(1)自主默讀第二、三個故事,寫寫批注。
(2)同桌交流,豐富認識
(3)集體交流,質疑解難
①匯報從重點詞句中體會到人物品質(高度的責任心、一心為戰友、舍己為人等)
②交流通過動作、語言、神態塑造人物形象的表達手法
③討論運用夸張、比喻等修辭方法渲染人物形象
④提出自己學習后的疑問,討論解疑。
5.教師小結。
(設計意圖:課堂上,學生交流各自的學習心得,交流彼此的看法,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使學生能夠在輕松的環境下,展現自己的個性,真正做到了關注學生的獨特體驗,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和探究欲望。)
五.推薦長征故事
1.推薦閱讀長征故事:《馬背上的小紅軍》(提示:用“抓住重點句理解課文”的方法進行閱讀,體會文章中塑造人物的表達方法。)
2.閱讀其它長征故事,以“長征”為主題,寫一篇文章。
(設計意圖:課后拓展,既與課文學習相互補充,相互呼應,又有助于對學生情感的進一步引發,有助于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六.板書設計
金色的魚鉤
秘密(動作) 硬咽
命令(神態) 笑
遺言(語言) 一定 沒
抓中心句讀懂課文
[教學反思] 略讀教學,吾將上下而求索
劉麗燕
《金色的魚鉤》這篇課文生動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方面進行細致入微的描寫,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內心世界。作者語言樸實,像講故事一樣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敘述,表達了對老班長的深切懷念。我在教學中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1、適時資料補充,為順利學習奠基。
本文描寫的是紅軍長征途中發生的一件感人至深的故事。學生對長征的資料知之不深,為了讓學生了解故事背景,讓學生聯系學習過的毛澤東寫的詩《長征》,并補充了長征的歷史資料,使學生對長征有進一步的認識,為理解老班長的高尚品質奠定基礎。可是操作中,時間太過拖拉,應該讓學生快速瀏覽,節約寶貴的時間。
2、充分利用導語,給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
略讀課文前的導語一般都體現了略讀課文教學的思路,本文也不例外。所以,充分利用導語,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大意,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學生明確閱讀重難點,從而給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有助于學生有的放矢地進行學習,師生對話也就有了一定的高度和力度,真可謂一舉多得。
3、快速閱讀,加強基本功訓練。
這篇文章篇幅長,故事性強,因此我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快速閱讀的訓練。初讀課文時,要求學生入眼看得快,入腦想得快,邊讀邊想:文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動?從哪里感受到“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是一種怎樣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