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慈母情深》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講述的是作者梁曉聲在少年時代渴望得到一本心愛的長篇小說,想得整天失魂落魄;貧窮辛勞的母親不顧同事的勸阻,用龜裂的手指掏出了一大把毛票,毫不猶豫地給錢讓“我”去買《青年近衛軍》。作者深為不安,他用這一塊五毛錢給母親買回了一瓶水果罐頭,結果遭到一頓數落。爾后母親又湊齊了一元五角,作者擁有了平生第一本小說。從這件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現出深沉的母愛。文章描寫細膩,情感真摯,語言淺顯易懂。
【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的重點使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教學中注重以人為本,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自主感悟,合作交流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升華情感,提高閱讀能力。在學生了解了文章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試著獨立閱讀,評析人物,說說這是怎樣一位母親,體會母親的慈祥與善良,
體會平凡母親的偉大,感受偉大的母愛,激發熱愛母親的思想感情。體會“我”對母親的感激、崇敬與熱愛之情的。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聾、龜裂”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通過對母親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的重點句、段,體會母親的慈祥與善良和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容,抓住描寫母親外貌、動作、語言的重點句、段,體會母親的的慈祥與善良和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教學難點】讓學生在自讀課文的過程中提高閱讀能力。
【課前準備】 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教學過程】
一、揭題,抓住題眼扣主題
1、齊讀課題。看到慈母這個詞你很自然地會想到什么?
2、再讀課題。注意“深”字,談體會。
二、初讀課文,聚焦“情深”
1、檢查預習。(過渡)同學們,慈母,多么溫暖的一個字眼,慈母情,多么博大、多么無私的一種情感。課前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對文章的主要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讓我們來完成一道練習。
2、出示練習:我一直想買《青年近衛軍》,想得整天失魂落魄。于是,我來到母親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聲(震耳欲聾),我發現母親極其瘦弱。當知道我是要錢買書,母親用(龜裂)的手將錢塞給了我,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我鼻子一酸,(攥)著錢跑了出去……
3、指名學生來答。幻燈片出示正確答案。
4、學習“龜裂”,理解該詞語。指導“攥”的寫法。
5、齊讀這段文字,“鼻子一酸”是什么感覺? 我向母親要錢,母親給了嗎?我應該感到怎樣?但是此時此刻,我只有一種感覺——鼻子一酸。為什么?帶著這個問題,默讀課文,找出文中的哪些地方讓我感到鼻子一酸。
三、研讀課文,感悟“情深”
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畫邊體會。交流:
1、出示:“七八十臺縫紉機發出的噪聲震耳欲聾。”
2、為什么劃這句話?這跟我鼻子一酸有什么關系呢?
3、齊讀句子。指導朗讀,重點體會“震耳欲聾”。
a、要讀好這個句子,重點要讀好哪個詞?
b、這個詞什么意思?
c、聽到這樣的聲音你有什么感受? 你想怎么做? 可是母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