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1、有感情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母愛的深沉與寬廣,感受母子之間的情感。
3、體會文章是怎樣通過外貌和語言描寫表現母愛的。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到圖書館借出60年代出版的小說《青年近衛軍》。
2、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畫出描寫母親外貌和語言的句子,體會課文是怎樣表現母愛的。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剛剛學過了一篇表現深刻父愛的文章《地震中的父與子》,感受到了在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父親迸發出的巨大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母愛又是何等深沉啊!你們看,(教師出示小說《青年近衛軍》)這是一本在六、七十年代風靡全國的蘇聯小說。在當時,這本小說的價格是1元5角錢。在那個年代人們的生活很貧困,1元5角錢在普通的家庭里就可以維持一天的生活了。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以這本小說為線索展開的。(板書課題:慈母情深)
設計意圖:出示舊版小說實物,介紹當年的生活水平,提示文章的線索。
二、初讀課文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歸納一下,圍繞著這本《青年近衛軍》,課文寫了哪些事?
學生默讀課文。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課文內容。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歸納主要內容,理解思路,整體感知課文。
三、朗讀感悟,欣賞語言
1、課前同學們已經畫出了描寫母親外貌和語言的語句。現在我們結合你在課前和剛才閱讀的感受再讀課文,抓住最能打動你心靈的句子去讀、去感受,并把你的感受隨時記錄下來。
學生讀書,寫下自己的感受。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3、學生朗讀自己感受最深刻的語句,讀自己的閱讀感受:
“我穿過一排排縫紉機,走到那個角落,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脊背彎曲著,頭和縫紉機挨得很近。”“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
(從“我”看見母親的脊背彎曲著到母親背直起來、轉身、吃驚地望著我,這一系列的動作、神態的描寫,讓人感受到母親工作是多么辛苦、勞累。這一段話中三次提到“我的母親”,寫出了“我”心里的感受,母親辛苦工作累得疲憊不堪的情景給作者以深深的震撼。)
“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者。”
(母親身上帶的錢很少,“揉得皺皺的”說明這些錢在身上帶了很長時間,不曾花掉。看出家境的貧寒與掙錢的辛苦。)
“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母親沒有時間跟自己心愛的兒子多說一句話,只是為了多干一點活,多掙出一毛錢!)
“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你這孩子,誰叫你給我買水果罐頭的!不是你說買書,媽才舍不得給你這么多錢呢!”
(只要兒子愛看書學習、只要兒子爭氣,母親從來不吝惜花多少錢,但是如果是為自己花錢,她竟這樣數落自己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