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慈母情深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慈母情深,親情無價。
2、初步了解環境和人物描寫在表現人物思想感情中所起的作用。
3、通過對母親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的重點句、段,體會母親的慈祥與善良和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教學重點】: 體會母親的善良、慈祥和我對母親的感激和熱愛。
【教學難點】: 初步了解環境和人物描寫在表現人物思想感情中所起的作用。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師:同學們,知道孟郊的《游子吟》嗎?誰能朗誦?
2、詩歌贊頌的是什么?)
3、歷來文人都喜歡用詩歌贊美母親。今天,我們來閱讀一篇梁曉聲寫的表現母子情深的文章??《慈母情深》,聽聽他買的第一本長篇小說《青年近衛軍》背后的故事。
【板題】:慈母情深
二、介紹作者梁曉聲:男,1949年出生,山東榮城人。當過知青,1977年畢業于復旦大學中文系。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說集《天若有情》、《白樺樹皮燈罩》、《死神》,中篇小說集《人間煙火》,長篇小說《一個紅衛兵的自白》、《從復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小說《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親》,及中篇小說《今夜有暴風雪》分獲全國優秀小說獎。現在兒童電影制片廠任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昨天,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現在檢查預習的情況。現在請同學分段朗讀課文,共同普寫這慈母之海!師:邊聽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課文先寫什么,接著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3、出示生字“陷、碌、攥”,學生認讀并組詞。
四、再讀課文,感悟慈母情深:
1、“我”想買一本《青年近衛軍》,課文哪里寫出?“失魂落魄”是什么意思?
(師示范“我”想買書的失魂落魄情景。)
2、讓“我”想得失魂落魄的這本書要多少錢?一元多就能買到的書,為什么“我”不去買?他家確實很窮,母親在這樣艱苦的情況下還給錢我買書,你覺得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3、讀導讀明確要求。
出小黑板:仔細默讀課文,思考:
(1)畫出描寫母親外貌和語言的語句,體會課文是怎樣表現母親的深情的。)
(2)你覺得我們還要解決什么問題?
4、下面,請同學們帶著這兩個問題仔細默讀課文。
5、生先自讀,再小組交流。
6、全班匯報。
(1)理解我家境的貧寒。連“破收音機”都“已經賣了,被我和弟弟妹妹們吃進肚子里了。”
“瘦弱的脊背彎曲著,頭和縫紉機挨得很近。” “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著。”
“龜裂”是什么意思?
(2)體會母親掙錢的艱辛。工作在噪聲震耳欲聾的角落,爭分奪秒,“有事快說,別耽誤媽干活!”
“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師:這句話有什么特別?如果改成這樣好嗎?出小黑板,生讀句子。師:母親是在怎樣的環境中工作?師:震耳欲聾是什么意思?“欲”是什么意思?
……這樣貧寒(掙錢這樣艱辛)還給錢“我”買書,那是為什么?這,體現了母親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