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在閱讀過程中自主認識本課生字,能在語言環境中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聾”、“脊背”、“龜裂”等詞語。
2品讀環境描寫和人物細節描寫的重點語段,了解母親工作的艱辛及母親對“我”讀書的支持。
3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有感情朗讀課文,感受慈母情深,以及我對母親的感激和崇敬之情。
【教學重難點】
品讀環境描寫和人物細節描寫的重點語段,了解母親工作的艱辛及母親對“我”讀書的支持,感受慈母情深。
【教學過程】
一 了解作者,揭題導入
1導入,簡介作家梁曉聲的成就。
2從課文的1—3小節中,了解他小時候的家庭情況以及對書渴求。
①引導學生抓住“從來沒有”、“一次”、“破收音機”、“吃進肚子里”感受作者家境貧困。
②引讀:雖然家境貧困,但是——(我想有一本《青年近衛軍》),而且——(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③理解“失魂落魄”,從中你感受到什么?
3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選自作家梁曉聲小說中的一篇文章——《慈母情深》。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4讀到“慈母”這個詞語,你會很自然地聯想到什么?(名言,畫面,詩句等。)
5小結:母愛是平凡的,她時刻在我們身邊;母愛是偉大的,但你必須用心去感受。梁曉聲的成功就緣于這平凡而又偉大的母愛。
再讀課題。
二 整體感知,把握大意
1輕聲讀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母親幾次給“我”錢?分別是因為什么?
2生交流,師板書: “我” 母親
想買書 塞錢
買了水果罐頭 湊錢
3根據板書所給的線索,簡要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4學生交流,師指導說清楚、說簡潔、說連貫。
說明:
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仍然是學生學習的重點,老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找出課文當中的重點信息,幫助學生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 研讀重點,體悟母愛
㈠學習4—31節,體會母親工作的艱辛和對我讀書的支持。
過渡:“我”去問母親要錢是因為——,面對母親,“我”又不想說出要錢兩個字是因為——(母親工作非常艱辛)
1默讀4—31節,想一想:你從哪兒感受到母親工作是非常艱辛的?劃出有關句子。
2學生交流,隨機出示:
▲七八十臺破縫紉機發出的噪聲震耳欲聾。
周圍的幾只燈泡烤著我的臉。
讀句談感受,引導學生關注“破”、“震耳欲聾”、“烤”,從所用機器的陳舊、噪聲的大、溫度的高三方面體會母親工作環境差。
(在理解“震耳欲聾”時,可結合下文中母親“大聲問”、“大聲回答”來理解。)
▲我穿過一排排縫紉機,走到那個角落,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脊背彎曲著,頭湊近在縫紉機板上。
⑴指名讀句。
、谱プ“極其瘦弱”、“脊背彎曲”、“頭湊近”等詞談感受,體會母親工作的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