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蠟燭教學實錄
師:同學們的提問都十分有價值,我們一起來解決此時的從容是面對什么的從容?
生:這是面對死亡的從容。
【設計意圖:面對學生的問,教師應該知道要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哪里。】
師:世界上沒有什么時候比等待死亡更可怕的,男孩默默地坐著,他會想什么?
【設計意圖:拓展想象空間,通過想象補充文本中沒有寫出的內容,更好地帶領學生走進文本,感受人物的思想。】
師:望著越來越微弱的燭光,他的母親——伯諾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
(播放心跳的音樂)
【設計意圖:恰好地使用媒體,渲染驚心動魄的氣氛,使學生更好地體會文中描寫情況的十萬火急。這樣使媒體真正地為教學服務。】
(出示句子:她似乎感到德國軍官那幾雙惡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來越短的蠟燭上。)
師:這句話怎么讀?
生:強調嗓子眼上、惡狼般、越來越短。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去感悟文本。】
師:就在這時候,家庭中的第三個成員杰奎琳站了起來,她是如何說,如何做的? 指名回答。
(板書:端起上樓)
師:讓我們分角色朗讀這一段,來感悟當時驚心動魄的這一幕。
師:你們能否想象杰奎琳在走上這一級級樓梯時,她會想些什么?
【設計意圖:這樣的想象設計,不僅使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教材內涵,而且促進學生創造性地發展】
師:正當她踏上最后一級樓梯時,蠟燭熄滅了。此時此刻,伯諾德夫人一家的心情會如何?
生:如釋重負。懸著的心終于平靜了。
師:當德國軍官離開之后,母子三人會有怎樣一段對話呢,請大家在小組里合作演一演。
【設計意圖:通過分角色表演,進一步把學生帶入情境,使學生在讀中獲得心理體驗,從而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師: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后,法國總統戴高樂如果知道了這件事情,要頒發榮譽獎章,那么他當時會怎么稱贊他們一家人呢?如果你是戴高樂,你會說什么?
【設計意圖:此練習設計意在及時進行語言訓練,啟發學生換位思考,從自身的角度出發,根據自己學習后的體驗進行贊揚,因為這時學生的學習情緒正好達到高潮,他們有話可說,有情可抒。】
師:這是多么偉大的一家人呀,他們憑著(學生隨著老師的隨意指名回答:機智、從容、鎮定、愛國精神)與敵人展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最終取得了勝利。
反思:
記得有一位哲人在評價方法時曾說:“沒有正確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學者也會像瞎子一樣盲目摸索。”這句話把方法的地位、作用和它的重要性都說到家了。因此,在教學本課時我擬把各種教學方法恰當靈活地進行運用,爭取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首先進行了扎實有效的朗讀訓練,體現了以讀為本的精神。讀是我國傳統語文教學的精髓。在課上無論是了解內容的讀,還是理解語言的讀,都應訓練到位。我牢牢地抓住讀這個訓練方式,以讀引思,以讀悟文。從整堂課的效果看,學生不僅能讀正確、連貫、有感情,還能緊扣語言文字反復玩味,全是因為我把語文教學中最為重要的朗讀訓練落到實處。
其次在教學中恰當地引入多媒體輔助教學,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無疑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我在設計課件時,首先明確使用課件要達到什么目標,要解決教學中的什么問題,然后才把這些問題用多媒體特有的優勢表達清楚。因為我深知,語文教育重在對語言文字的感悟,任何語言文字之外的手段都不能喧賓奪主,成為教學的主導性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