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課堂實錄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草船借箭》。課文寫誰借箭?生:諸葛亮借箭。
師:諸葛亮跟誰借箭?
生:諸葛亮跟曹操借箭。
師:借多少?
生:借10萬支。
師:他用什么方式借箭?
生:利用草船借箭。
師:結果呢?
生:大獲全勝。
師:誰能把以上的答案連起來說說?
生: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10萬支箭,獲得成功。
生:諸葛亮成功地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了10萬支箭。
師:我還想知道:諸葛亮為什么要借箭?
板書:
為何借?
生:老師,我認為不是諸葛亮要借箭,而是周瑜設計陷害諸葛亮。
師:噢?你說是周瑜要陷害諸葛亮?有根據嗎?大家議一議。
(小組討論一分鐘。)
生:有。周瑜說“我們就要跟曹軍交戰”,可是給諸葛亮的造箭期限長達10天,這與軍情緊急自相矛盾。由此可見,讓諸葛亮造箭并不是周瑜的真實目的。
生:諸葛亮立下軍令狀后,周瑜說:“我得吩咐軍匠們,叫他們故意遲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給他準備齊全。到時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沒話可說了。”
師:這番話的確使周瑜的害人之心暴露無遺。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
生:應該讀出陰險的語氣。
生:周瑜自以為諸葛亮在劫難逃,因此要讀出得意的語氣。
師:(抽讀、范讀、齊讀)我明白了。周瑜要諸葛亮10天造好10萬支箭,不是他的目的,而是──
生:而是陷害諸葛亮的借口。
生:周瑜為什么要陷害他?
生:周瑜看到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師:(板書“妒忌”)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曾質問蒼天:既生瑜,何生亮啊!“妒忌”是什意思?
生:老師,我查過詞典,妒忌的意思是:對才能、名譽、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懷怨恨。
師:這是背詞典里的解釋。能說說在句子中的意思嗎?
生:諸葛亮神機妙算,本事比周瑜大,周瑜心里怨恨他。
師:造箭是假,害人是真。可是,聰明能干的諸葛亮為什么還要自投羅網?
生:周瑜說“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卻”,諸葛亮沒有退路了。
師:明明是火坑啊,諸葛亮就敢往里邊跳?
生:因為諸葛亮已經胸有成竹了。
師:新鮮!你怎么知道呢?
生:如果諸葛亮沒有把握,決不會主動把10天降為3天。
生:諸葛亮立下軍令狀后就明確地告訴周瑜“第三天,就請派五百個軍士到江邊來搬箭”。可見他已經想到了利用草船借箭的辦法。
師:有道理。假如你是諸葛亮,讀讀他對周瑜的承諾。
生:(胸有成竹地讀)今天來不及了。從明天起,到第三天,就請派五百個軍士到江邊來搬箭。
師:讀得很自信。假如你是諸葛亮,在做出這樣的承諾之前可能會怎么想?
生:周瑜啊,周瑜,你怎么這么糊涂?大敵當前,你怎么不想辦法對付敵人,倒把矛頭對準了我?
生:10萬支箭,要我10天造好?你這不是小瞧我諸葛亮嗎?昨夜我夜觀天象,三天后必有大霧。既然你非跟我過不去,一不做,二不休,我就干脆讓你輸得心服口服。
師:好個諸葛亮!掌聲送給她!周瑜步步緊逼,諸葛亮將計就計。結果怎么樣呢?
生:諸葛亮滿載而歸。
師:而周瑜──
生:周瑜長嘆一聲:“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大屏幕顯示此句文字課件并板書“神機妙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