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奇異的激光(第一課時)及說課
1 激發興趣,引發思考。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這篇課文本身就能激發學生了解的欲望,但一看就懂的內容很難使學生較長時間的學習興趣,這時就要提出有思考價值的問題,讓學生的腦子動起來,如課文中大量使用了作比較的方法,這一點學生一下子就能理解,但具體是怎樣在比,是哪些詞在比,比較后說明了什么?這些問題不能一眼就看出來,必須通過讀和想才能清楚,學生在動腦的過程中,就會對文本本身產生興趣,于是就把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興趣遷移到了語文知識的學習上,學生的學習動力就不知不覺得到了補充。
2 設置疑問,滲透學法。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多數學生的學習都沒有一個有效的方法,我們在訓練語文知識點的時候往往會忽視學法的指導,所以往往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能較為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而一旦自學就會手足無措,因此,我認為一定要在教學的過程中滲透學法的指導。設置人為疑問就是一個有效的手段。如人為變動句式,替換詞語等,既能引發學生的思考,更好的理解語句的表達,學習說明方法,體會其表達效果,又在不知不覺中體會到換詞法,比較法等有效的學習方法,為自主學習打下基礎。我認為這一點對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尤為重要。
3 挖掘情感,引發共鳴。每篇文章都有其情感點,即使是這樣的說明文,作者也在文中時時流露出對激光的驚嘆,特別是最后一句既點了題又抒發了自己對奇異激光的贊嘆,如果在教學中抓住這樣的情感點,讓學生在語句的品讀中還能與文本情感產生共鳴,學生的學習效率一定會有很大提高,課堂教學也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課文也就不再僅僅是枯燥的說明(即使語言比較生動,相對其他問題還是比較枯燥)而是包含深情的贊美,使學生更能對新科技產生興趣,激發學科學和探索的欲望,那么語文教學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一維度的教學目標就能比較自然地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