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和鵝》教學預案
〖設計意圖〗
自能識字。摘錄描寫生動的語句,積累語言。涉及知識性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解決。
板書設計
?
角度
牛和鵝
任大霖
第二課時
[本課時目標預設]
復習文中的生字,聯系語言環境理解詞語。讀懂課文內容,重點理解“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這句話的含義。學著抓住有關語句,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認識到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
一、復習舊知,夯實基礎
1課前板書課題:牛和鵝
2齊讀課題
3了解學生生字詞掌握的情況。
課件出示含有本課要求認識和要求學會的生字的詞語,學生認讀。
第一行:無緣無故 一搖一擺
第二行:結實 胳臂 欺負
第三行:束縛 惹怒 衣襟
第四行:似的 掙脫 盡管 扇動
4根據上課時學生質疑并梳理出的若干有探討價值的問題,引出本課的閱讀話題:“我”對牛和鵝的態度前后發生了怎樣的轉變?怎么會有這樣的轉變的?
〖學情預設〗
學生在讀詞語時含輕聲音節、平翹舌音的字詞,含有多音字的字詞時容易出錯的。
〖教學策略〗
若學生讀時出現錯誤現象,教師示范引導正音;若學生多音字出現讀錯的現象,教師在利用課件顯示正確讀音引導正音。
根據上課時學生質疑并梳理出的若干有探討價值的問題,引出本課的閱讀話題,讓學生能帶著問題進入對課文的學習。
〖設計意圖〗
雖然生字與詞語的學習不是高年級學生學習的重點,也是學生閱讀學習的基礎,所以在本課時的一開始引導學生認讀生詞,有針對性地進行正音。
二、細讀課文 順學而導
1自讀課文,整體感知,寫下批注。
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自由地讀讀課文。在感受深刻的句子旁邊寫下批注。
〖學情預設〗
學生能要求閱讀課文。
〖教學策略〗
給學生充分的閱讀空間與時間。
〖設計意圖〗
讓學生在上課伊始就閱讀全文,對課文有整體印象。
2前后聯系,產生疑惑,產生期待。
引導閱讀課文第一到第四自然段,聯系第十二自然段,產生閱讀疑惑。
〖學情預設〗
學生能讀懂人們對牛、鵝的不同印象及由此帶來的表現。也能讀懂后來“我”的轉變。可能會針對這一轉變產生疑惑“是什么促使我對牛和鵝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呢?”
〖教學策略〗
引讀第一、二自然段,先聯系句子中“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和“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體會牛是怕人的,鵝是不怕人。再扣住兩個“都”字引導學生聯系課前閱讀的傳說和小資料思考“為什么大家都這樣說,而且我們都很相信這句話?”
導讀第三自然段,透過三個“敢”字(敢,甚至敢,還敢),抓住“拍、摸、觸、刮、扳、叫、騎”等詞語品讀出“我們看到牛,一點不害怕”; 導讀第四自然段,透過兩個“才敢”,抓住“總是、遠遠地、安全的地方、要是……就……、繞個大圈子”等詞句讀出“我們看到鵝,那就完全兩樣了——害怕。緊密聯系第一自然段中對應的語句感受兩者的因果關系,并在反復朗讀中加深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