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和鵝》教學預案
教師順勢小結:我們對身軀龐大的牛一點不害怕,甚至還去欺負它;對小小的鵝卻心懷畏懼。可是后來呢?引導學生速讀課文第十二自然段,找找答案。
聯系第十二自然段,引導學生讀懂我對鵝不再害怕,對牛也不再欺負。
前后聯系質疑“是什么讓我有這樣大的轉變呢?”自然過渡“這和我經歷的一件事情有關。”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聯系上下文,在對比朗讀明白在一般人眼中對牛、鵝的不同印象及由此帶來的表現。聯系第十二自然段,引導學生產生閱讀疑惑,即對中間的部分課文產生閱讀期待。
3 精讀故事,讀出情趣,讀出差異。
引導閱讀課文第五——十一自然段。
〖學情預設〗
學生能通過對描寫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語句讀出“我”被鵝追趕這一部分時,鵝的神氣十足、膽大妄為,以及“我”的狼狽不堪、慌忙逃竄等。但是對于金奎叔的話理解上有一定難度。
〖教學策略〗
先請學生輕聲讀課文的第五——十一自然段,看看在鵝的面前“我”表現得怎樣。對故事有個整體感。
然后,引導學生交流,相機出示有關語句。學生的回答可能不按敘述順序。等他們找到這些語句后再逐句導讀。
第一句:“我們馬上不響了,貼著墻壁,悄悄地走過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他們看見了會追過來。”扣住“馬上不響了、貼著墻壁、悄悄地走過去、很害怕、怕”等詞句讀出我的“怕”。
第二句:“孩子們大喊了一聲,急急逃跑。”要學生聯系鵝的表現:“鵝聽見了,就豎起頭來,側著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搖一擺地、神氣地朝我們走過來;還伸長脖子,“吭吭”地叫著,撲打著大翅膀,就像眼里根本沒我們似的”來理解,緊緊抓住寫鵝動作、神態的詞句,“就像眼里根本沒我們似的”引導學生在第一自然段中找到對應的句子。從而體會孩子們的“急”。
第三句:“在忙亂中,我的書包掉了,鞋子也弄脫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鵝要吃我了!鵝要咬死我了!”聯系帶頭的鵝前后的表現,尤其是描寫生動的動作詞句,抓住“我”的想法與語言體會“我”的狼狽。
再引導學生朗讀這一部分的課文,聯系第一段中的有關語句,從而感受到鵝的不可一世,“我”有怕到急到狼狽不堪的變化過程。
先請學生輕聲讀課文的第八——十一自然段,看看在鵝的面前金奎叔的表現。
引導學生交流,相機出示有關語句“飛快地走了過來,一把握住了鵝的長脖子。”“可是金奎叔的力氣是那么大,他輕輕地把鵝提了起來。”“抓住句中“飛快地走、一把握住、輕輕地把鵝提了起來”等詞句以及他的話“鵝有什么可怕的!會把你嚇成這樣。”聯系寫鵝的語句,如“鵝用腳爪劃他,用嘴啄他”“老雄鵝害怕了,好不容易掙脫束縛,張開翅膀,連飛帶跳“拍拍拍”地落到了池中。這一下,別的鵝也怕了,紛紛張開翅膀,跳到池里,逃命了”體會金奎叔對鵝不怕,而鵝卻相反懼怕金奎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