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的夢》教學反思
《種子的夢》教學反思
《種子的夢》是一首兒童詩,一共八小節,講述了一粒種子的夢想:它想象了自己生長過程中所經歷的幾個階段的不同體驗,表達種子生長的艱難過程以及它為實現夢想而付出的努力的主題。種子如“兒童”,作者借此來告誡學生們,在成長過程中有著許多的坎坷,要勇敢地面對,努力地克服,只要有夢想經過努力,就一定會成功。表達了一種對夢想的追求,對美好的追求。
文中,作者以第一人稱的形式進行闡明,文字質樸、親切,但含義深刻,學生領悟有一定難度。我注意抓住詩中難點:(1)你知道種子的夢是什么嗎?(學生概括文章內容:種子夢想自己從播種到發芽,到開花結實,再到最后不斷繁衍。)我利用了形象的影片,把種子的整個生長過程生動地展示在學生的面前,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又加深了學生的認識。(2)種子又是如何實現自己的“夢”的?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又發生了些什么?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去體會:a、種子對遇到了哪些困難。(冰冷冰冷、土層的壓力、冰雪的妒忌……)b、面對這些困難,它做了哪些努力?(吮吸,沖破、積攢力氣、伸展、擠碎)談談你的體會。c:它為了實現自己的夢,繼續努力著,還做了些什么?(2)種子要借助其它力量的幫助。種子的生長除了有自己對困難的克服、自己的付出,還要借助許多其他事物的幫助。(水分、陽光、蜜蜂、大地……)由此讓學生明白:種子的生長是艱難的,要遭遇這么多困難,借助許多力量。而這些都是因為種子有著自己的追求,有著自己美好的夢想,也有實現夢想的決心,它才會不斷地努力,直至實現愿望。盡管過程是艱難的,但是它卻毫不畏懼。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感悟激發了學生的情感。學習了這篇課文,學生不僅僅談了對文章中種子艱難地生長過程,更多的是談了自己成長中所遇到的困難及自己的夢想,而且學生還能借種子生長歷程這例子來鼓勵四川災區的人民,從而拓展了學生思維,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為他們練筆做了準備。
《種子的夢》教學反思
《種子的夢》是一首非常優美的兒童散文詩,講述了一粒種子的夢想:描述了種子生長過程中所經歷的幾個階段,表達了種子生長過程中頑強的生命力以及它與春雨和太陽媽媽之間那細膩的情感。
在教學過程中我運用整體欣賞的方法引導幼兒體會散文的美好意境。通過分段欣賞使幼兒知道了春天是耕種的季節,知道了種子在生長的過程中借助許多的力量才發芽長大的!而這些都是因為種子有著自己的追求,有著自己美好的夢想,也有實現夢想的決心,它才會不斷地努力,直至實現愿望。教師進一步的引導幼兒講述種子都做了什么樣的夢?
冰冰說:“種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寶寶,她和寶寶做游戲。”
新蕾說:“種子鉆出了泥土,看見了美麗的花園,種子也開出了美麗的花朵!”
旭旭說:“種子長在幼兒園里,每天伴隨我們小朋友跳舞、游戲!”
孩子們說出了自己續編的種子的夢,語句通順,想象力特豐富!但是在續編的過程中,沒有一個幼兒說種子會遇到暴風雨的襲擊。也許在孩子們的想象空間里只有美好的意境。為此我續編了種子的夢里也可能遇到不開心的或危險的事。而這些都是因為種子有著自己的追求,有著自己美好的夢想,也有實現夢想的決心,它才會不斷地努力,直至實現愿望。盡管過程是艱難的,但是它卻毫不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