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小學語文第十冊第一單元教案
學生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課
同學們,提起龍,大家一定有許多話要說,那就請你們談談自己對龍的認識吧。對于龍,中國人是非常自豪的,我們還常常自稱為龍的傳人。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的課文,板書課題
二、新授
1、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瀏覽課文,列出每個自然段的提綱。注意找出自然段的中心句。
(2)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注意用比較簡練的語言概括。
(3)同位互相交流。全班交流。
2、出題檢測,培養質疑能力。
(1)初步理解文章后,學生自己出題目,檢測閱讀效果。
(2)四人一組,交換題目,互相測測。
(3)評議誰的問題比較有價值?誰回答得比較確切?小組內評選小問號和小博士。
3、讀通課文,整體感知。
引導學生交流比較有價值的問題時,可順勢引導學生感悟文章內容。
學習第一部分,理解龍到底是什么?
(1)指讀1——3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介紹龍到底是什么的?
(2)精讀2、3段,抓住重點詞語理解龍的演變以及不同時期人們對龍的不同認識(遠古時期、唐宋以后、今天)。理解“飛龍在天”“云從龍”“震為龍”的意思,結合龍的掛圖理解“龍集九種動物的特征于一身”,并體會這一部分的修辭手法。對于“《周易》、圖騰”兩個詞語可稍加解釋。
學習第二部分,理解中國人為什么自稱是龍的傳人?
(1)默讀4—7自然段,然后交流:為什么中國人自稱是龍的傳人?
(2)第5自然段中的省略號是什么意思?你還能補充哪些?
(3)課文中有哪些帶“龍”字的成語?請找出來。
(4)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幾個自然段,表達出中華民族對“龍”的喜愛之情。
c、體會文章開頭和結尾的作用。
請男同學讀第一自然段,請女同學讀第七自然段,體會文章開頭和結尾的特點和作用。
4、教師小結
作業設計: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摘抄好詞佳句,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搜集帶有“龍”字的成語、寓言故事等。
板書設計:
遠古時期
龍是什么 唐宋之后
今天
龍的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