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小學語文第十冊第一單元教案
看到中國各項事業發生如此大的變化,你想說點什么嗎?(學生認真觀看,思考,老師指名回答)
(通過讓學生觀看——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祖國發生的變化,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樹立為祖國做貢獻的信念)
作業設計:
1.把這篇文章有感情的朗讀給爸爸媽媽聽聽。
2.用你知道的事實,試著在第五段后面繼續寫幾句話
3.談談你作為“龍”的子孫又有那些感想。
板書設計:
大人們這樣說
爺爺
怎樣說的?
奶奶
怎樣說的?
爸爸
怎樣說的?
媽媽
怎樣說的?
老師
怎樣說的?
……
……
龍——騰飛的中華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小練筆。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
1、聽寫生字詞語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指名背誦課文,同學間展開擂臺賽。
二、練習鞏固
1、默讀課文,思考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爺爺、奶奶說的龍和媽媽、老師說的龍一樣嗎?
3、品讀,感受作者激情。
指名同學扮演詩歌中的人物:奶奶,爺爺,爸爸,媽媽,老師,朗讀課文,想象他們對我們說話時的情感。哪些詞句最能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應該怎么讀?其他同學要仔細聽,用心聽,能否聽出來?(要求學生讀出感情,從感情方面說說讀得怎樣?)
4、選擇幾段讀給你的同位聽聽,讓你的同位給你評評,并記錄下來。
5、指名朗讀。
6、再來讀讀課文的最后一節,再回想老師的一句句真情的話語,你能感受到這些的話語想表達自己怎樣的感情嗎?
7、美讀,與作者共鳴
我們注意了關鍵的詞句,把這些詞句讀好了就能讀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剛才同學們讀得很好,現在請同學們帶著和作者一樣的情感美美的讀讀這篇文章。
學生自由朗讀,教師巡視指導。
三、回顧全文,想想現在人們賦予龍什么新的含義?
媽媽說龍并沒有消失,你同意嗎?小組交流自己知道的事實或查閱的資料。
1、看一看:
出示:八達嶺、嘉峪關、黃河、長江三峽的圖片。
2、說一說:你覺得這些圖片像什么?你感受是什么?
3、談一談:你還覺得祖國的那里像龍一樣?自由發言談自己的體會。
試著在第五段后面再寫幾句。
全班交流。師生評議。
有能力的同學可以仿寫一個或多的小節。
交流
作業設計
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摘抄自己喜歡的段落。
預習《葉公好龍》
板書設計:
大人們這樣說
媽媽: 龍在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