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小學語文第十冊第一單元教案
課后反思:
大人們這樣說
教材分析:
本課圍繞“龍”這個主題分別講述了“龍”在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老師心目中的形象,賦予它深刻的含義:龍象征著騰飛的中華民族,通過本課的學習要讓學生理解龍的含義并以此激發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目標:
掌握生字詞,并靈活運用。引導學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及中心思想。通過讀課文,理解“龍”的深刻含義。根據文章內容續編課文。
教學重難點:
體會文章的中心思想,領悟“龍”的象征意義,增強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構想:
首先讓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反復朗讀,在讀中感悟,通過品讀感受作者的激情。并引導學生聯系自己閱讀的體會,深入體會課文最后一段。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準備一些相應的圖片,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
教學準備:
電腦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反復朗讀,讀中感悟,讀中品味。引導學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及中心思想。通過讀課文,理解“龍”的深刻含義。
學生學習過程:
一、圖片導入新課
(以圖片形式展示賽龍舟、舞龍燈、北海的九龍壁)
同學們你能說出這些圖片的名稱嗎?你發現這些名稱有什么共同點嗎?(學生回答)那么龍在你們心目中是一個怎樣的形象哪?那同學們你們見過龍嗎?關于“龍”大人們是這樣說……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請同學們帶著剛才的問題輕聲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不認識的生字小組合作解決。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1)生字新詞你都認識了嗎?讓我們開火車的形式來讀一讀?(指名讀,評價,糾正)
2)齊讀生字新詞。
3、讀了課文,誰來說一說關于“龍”大人是怎么說的哪?
4、學生自由回答,評價。
三,細讀品味,合作探究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想一想“龍”在大人們心中是什么樣子的?小組內互相交流一下以表格的形式匯報
爺爺
怎樣說的?
奶奶
怎樣說的?
爸爸
怎樣說的?
媽媽
怎樣說的?
老師
怎樣說的?
……
……
請同學們分別找出來讀一讀
2)指名全班交流完成表格
(通過學生美讀讓學生深切的感受到“龍”在不同人心目當中的不同形象體會“龍”的深刻含義,教師應該及時評價,小結)
3)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讀了這篇小文章,你認為那一段,那一句更能抒發作者強烈的感情?請你再讀讀課文,找一找。(齊讀:在美讀中體會作者的強烈民族自豪感,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界文章主題自然水到渠成)。
“龍”象征的我們騰飛的中華,那么你再來開動腦筋繼續想一想“龍”還有什么含義哪?(自己續編,然后小組交流。)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龍”象征的騰飛的中華,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著翻天覆地變化。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騰飛的中華龍是怎樣震驚世界的。(播放課件——有關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航天事業,軍事,經濟貿易,教育等事業發生的變化。讓學生再次感受到中國正在不斷的騰飛,不斷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