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大地的徐霞客》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4)小結:徐霞客卓爾不群首先表現在他又走遍天下的雄心壯志。
(二)感受徐霞客的“奇行”。
解決問題二:徐霞客是怎樣閱讀大地的?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2—5自然段,圈畫重點詞句,在感受最深的地方簡單批注。(生默讀,師巡視。)
2、把圈畫的詞句和感受跟小組同學交流。
3、全班交流。
學生朗讀,(課件出示)
此后三十多年,他與長風為伍,云霧為伴,行程九萬里,歷盡千辛萬苦,獲得大量第一手考察資料。徐霞客日間攀險峰,涉危澗,晚上就是再疲勞,也一定錄下當日見聞。即使荒野露宿,棲身洞穴,也要“燃松拾穗,走筆為記”。
(1)引導學生抓住“行程九萬里”感受路途遙遠;抓住“三十多年”感受時間之長;抓住“與長風為伍,云霧為伴”,“日間攀險峰,涉危澗”,”晚上棲身洞穴記錄見聞”等重點詞句想象徐霞客閱讀大地的情景。
(2)師點撥:徐霞客在閱讀大地的長途跋涉中經歷了哪些艱險而感人的故事?請你結合課文以及你搜集到的資料來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講給同學們聽。
(3)指名講故事,再次感受徐霞客不避艱險、鍥而不舍、求真求實的科學研究精神。
(4)創設情境,指導有感情朗讀:(師導讀)
課件出示:徐霞客旅行路線圖
三十多年,一萬多個日日夜夜,徐霞客攀登過多少座險峻的山峰?探尋過多少個鮮為人知的巖洞?黃果樹瀑布旁留下了他鍥而不舍的身影,長江源頭見證了他求真求實的足跡,他從黑發走到白發,從青年走到老年,足跡遍及祖國16個省。
(課件出示)在徐霞客的時代,沒有 ,沒有 ,沒有 ,許多地方甚至連道路都 ,加上當時社會 ,
,長途旅行時非常艱苦又非常危險的事。
而他不僅用雙腳,更是用心血,甚至生命走出了一條卓爾不群的人生之路,來,帶著你的感受讀這段話。
(課件出示)此后三十多年,他與長風為伍,云霧為伴,行程九萬里,歷盡千辛萬苦,獲得大量第一手考察資料。徐霞客日間攀險峰,涉危澗,晚上就是再疲勞,也一定錄下當日見聞。即使荒野露宿,棲身洞穴,也要“燃松拾穗,走筆為記”。
(5)學到這里,你心目中的徐霞客是個怎樣的人?學生自由表達。
大家想知道后人是怎么評價徐霞客的嗎?
(課件出示)
(三)感受徐霞客“奇作”—完成奇書。
解決問題三:徐霞客閱讀大地的成果是什么?
1、正因為有這樣的奇志,有這樣的奇舉,徐霞客將自己一生閱讀大地的經歷,濃縮成了千古奇書《徐霞客游記》。他的書奇在哪里?
(課件出示)
他的考察記錄,經過現代地理學家的實際勘探,證明他的觀察和描述非常準確,是一份很有價值的科學文獻。他的游記詳實生動,寫山寫水,都能融入深刻的感情,是我國山水文學的不朽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