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兒的偵察報告》教學設計
生:收到這份加急電報,我馬上設法去營救我的鳥兒。
師:從中我們能夠看到,作者的此時此刻的心情是怎樣的?(焦急)(板書)
師:作者用到了一個詞“我的”,為什么呢?
生:因為這只小鳥是他的朋友,他們每天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用“我的”。
師:在讀了以上三則報告后,在作者的心里經歷了擔憂、吃驚、不安、焦急后,這“我的”不更好地說明鳥兒們在作者心中的位置嗎?鳥兒和我們素來是朋友,我們共享這個地球,和諧地生活在一起。而人們都做了些什么呢。
師:最后,他找到那只可憐的小鳥、可憐的朋友了嗎?
生:沒有。
師:文中是怎樣寫的?
生:可是我沒有找到它,它再也沒有飛回來。
師:如果在擔憂、吃驚、不安、焦急的后面再添一個詞,來形容他此時此刻的心情。你要用哪個詞?
生:失望、后悔、痛恨、沉默、悲傷等。(板書留白)
師:就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情再來讀一讀這段話:
(吃草籽的朋友,吃害蟲的鳥兒,吃魚兒的鳥兒,還有我的朋友,它們全都受到了死亡的威脅。我愛聽鳥兒婉轉動聽的歌聲,我愛看鳥兒展翅飛翔的雄姿,我更感謝鳥兒們幫助我們除去那么多害蟲和雜草的種子,有時候它們又是傳播樹種的運輸兵。失去這么多鳥類朋友,我覺得十分痛惜。)(板書:痛惜)
師:還記得課前我們聽到的聲音嗎?(播放鳥鳴)多美妙的旋律呀,你聽,那高音的好像是畫眉,那低音的好像是布谷,那些歡快的、美麗的小精靈們,正由于人們對生態平衡的破壞而漸漸地漸漸地消失,那聲音離我們越來越遠了,那靈動的身影也只存在人們的記憶之中了。(課件無聲地將一張張美麗的圖片抹去——消失)
師:此時此刻的你,想到了些什么?(譴責人類的行為、環境保護等)
師:一起來讀這段話,(我再也聽不到鳥兒婉轉動聽的歌聲,我再也看不到鳥兒展翅飛翔的雄姿,我懷念鳥兒們幫助我們除去那么多的害蟲和雜草的種子,我更懷念那些傳播樹種的運輸兵。失去這么多鳥類朋友,我覺得十分痛惜。)
師:(出示鳥兒自由飛翔的圖片)孩子們,你們看,多美呀。海闊憑全躍,天高任鳥飛,這才是最美好的大自然呀。我們可以為他們做些什么才不會使他們遭受厄運呢?
生:自由發言。
師:我相信,當我們用實際行動去幫助鳥兒們的時候,也是在挽留自己的朋友,也是為了我們能有一個美好的生活。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寄托我們美好的愿望。齊讀:
(仰望天空,我希望,有更多的鳥兒在潔凈的天空里歡樂地飛翔歌唱。
9.比較發現文章結構特點,學習仿寫的方法。
同學們,這篇文章和我們以前學習的文章,在結構和內容上有哪些不同呢?(童話、將四則偵察報告穿插其中,每一則報告后面都有作者的心理感受)
孩子們,想一想,我們的鳥兒朋友在途中還會看到些什么呢?(生自由發言)
那就將你們所想到的也寫成偵察報告的形式,仿照課文,重新寫一篇《鳥兒的偵察報告》吧。(課下完成)
我總覺得讓學生仿寫整篇文章難度太大了,方法也不易發現與指導。王老師,您說呢?
靜下心來備完此課,整體感覺,思路清晰了,情感充沛了,對學生的訓練也比較到位。就是覺得一堂課可能完成不了這么多內容?這也是我平時備課時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