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教案及練習
6. 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有關于馬的詩歌。雖然也是唐代的詩人所作,雖然也是關于馬的詩,但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卻不盡相同。希望大家用上節課所學到的方法來學習這首詩。
7. 學習《馬詩》。這是我們第一次接觸唐代詩人李賀的作品。
8. 學生初讀古詩。
(1)自己嘗試讀通順。
(2)注意將字音讀準確,最好能讀出古詩的抑揚頓挫。
9. 理解詩意。
(1)根據自己以前學習古詩時運用的方法來理解詩意。
金絡腦:把黃金籠頭套在馬的腦袋上。絡,戴、套。
何當:什么時候。
快走:指馬飛奔。
全詩的意思:
大沙漠里,黃沙像厚厚的白雪;燕山山頭,彎彎的月亮像鉤子一樣掛在天空。我什么時候才能騎上戴著黃金籠頭的駿馬,在秋天的大地上飛奔呢?
(2)
①前兩句詩向我們交待了什么?(環境)
②詩人在描寫當時環境的時候用了什么修辭方法?
詩人用了10個字描繪了當時的環境,你能用自己的話將當時的環境描述出來嗎?
③大漠、雪、燕山,多么清冷的場面啊!在詩人描繪了這樣空曠幽冷的景象時,他內心在想些什么呢?
原來這清冷的場面正是詩人李賀心境的寫照。一起來讀讀這兩句詩,體會詩人不得志的凄涼心境。
④后面兩句什么意思?
雖然詩人寫的是馬,但詩人真正所要表達的是什么?(想要實現理想的迫切心情)
李賀懷才不遇不得重用,卻又一心想實現理想為國效力,你能理會他的心情嗎?
帶著你的理解,自己再來讀讀這首詩,體會詩人的復雜心情。
(3)僅僅20個字就巧妙地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生動的圖畫,傳達了詩人復雜的心情,可見李賀的才華。《馬》向我們描繪了一幅相當生動的畫面,正所謂詩中有畫,請你邊想象詩中景象,邊體會詩人心境,有感情地再來讀讀這首詩歌。
(4)李賀這首《馬》詩,是他《馬詩二十三首》中的第五首,《馬詩二十三首》,通過馬表現賢才的雄心壯志及懷才不遇的憤慨。23首詩歌,篇篇精彩,希望同學們課下去欣賞品味。
10. 兩首古詩進行比較。
兩位唐代詩人杜甫、李賀均寫了與馬有關的詩歌,比較一下它們有什么不同?
雖然兩首寫馬的詩從不同側面入筆,卻都反映了詩人的心境。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言由心生”,希望同學們積極拿起筆來,描寫抒發自己的所思所想,像兩位詩人一樣寫出具有個性的詩文。
11. 作業布置:
(1)寫本課的生字。
(2)背誦《馬詩》。
(3)自己創編詩歌。
【模擬試題】(答題時間:30分鐘)
一、把下列兩組中意思相近或相對的詞連起來
興高采烈 自暴自棄
不求甚解 頂天立地
叱咤風云 尋根究底
不甘示弱 歡天喜地
二、寫出帶有下面各字的成語。
花:( )( ) 草:( )( )
風:( )( ) 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