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說明文,作者從藝術價值、外形特點、名稱由來以及象征意義等四個方面介紹了作為中國旅游圖形標記的天馬。
學生分析
學生在本篇課文的課前參與時,表現出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并通過第一課時的梳理,理清了文章的寫作順序提出了一些問題。
在課堂學習中,他們通過質疑、研討、朗讀等多種方式進行學習,從而找到了學習中的喜悅,體會了合作學習的快樂,并將許多好詞佳句在不知不覺中積淀了下來。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馬的精神,其中國特色和風格,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
2.使學生了解說明文的寫作特點及學習記提綱式筆記。
3.學習7個生字、新詞,多音字“處”。
4.嘗試快速閱讀法。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馬的精神,其中國特色和風格,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
2.使學生了解說明文的寫作特點及學習記提綱式筆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精彩兩分鐘:介紹有關馬的成語或成語故事或其他。
一、引入
提起馬,你有什么話想說?
學生1:馬曾經是人們的代步工具。
學生2:馬代表著一種永不停息的精神。
學生3:說起馬,讓我想起了廣闊的草原。
……
的確如你們所說,提起馬,每個人都會有許多話要說,老師對馬也是情有獨鐘,因為它的強健,因為它的蓬勃向上,更因為他的執著與忠實。
二、交流預習情況
老師:在學習課文之前,我們首先要掃清文字障礙。請大家分小組交流預習情況。
1.學生分組交流:主要內容:讀準字音書空字形解釋字義
2.學生匯報交流情況
(1)要注意的讀音:疾匹 處奔
(2)易錯字:穗轡鐙
我們找到的形近字有:(學生隨機說,教師幫助歸納),請大家進行組詞練習。
冶( ) 倫( ) 飄( ) 載zai( )
治( ) 論( ) 票( ) zai( )
型( ) 練( ) 協( ) 處chu( )
形( ) 煉( ) 肋( ) chu( )
老師:現在,我們分組朗讀課文,看一看能否做到講課文讀正確。
(學生分組讀課文,互相糾正讀音。在此基礎上教師抽測朗讀情況。)
三、讀書畫批、質疑
老師:請大家默讀課文,把你的收獲和問題標注在書上,一會兒我們進行交流。
(生默讀畫批。)
交流:
學生:我知道了選天馬為中國旅游的圖形標記是因為它是珍貴的文物。
學生:天馬是有著特殊意義的。
學生:為什么說不敢肯定?
學生:那么多的文物為什么一定要選天馬為中國旅游的圖形標記?
為什么馬尾末梢要打了一個結?
……
四、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寫摘錄筆記
3.讀書并深入畫批
4.搜集資料
第二課時
課前精彩兩分鐘:學生繼續介紹馬的資料。
一、引入
老師:我也深愛馬,因為它的雄健,因為它的奔放,因為它的善良,因為它的忠實。而天馬在人們想象中顯得更為神奇、飄逸。上節課,大家對“為什么以天馬作為中國旅游的圖形標志”這個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么這節課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繼續深入理解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