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審驢》教學設計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3分)
1、通過對課文的探究,我們知道了故事中小偷和包公都使用了計謀,小偷把計謀用在歪門邪道上,機關算盡,仍難逃法網;而包公用計謀是為了伸張正義,所以美名傳天下。)
2、包公不僅審驢、也審過牛,還審過石頭呢,大家想進一步了解包公審案的故事,可讀《包青天》一書,相信讀后你會對包公有更深的認識。
四、課后作業:(7分)
師:包公審驢的過程可謂懸念迭起,妙趣橫生,現在咱們分角色朗讀審驢部分,再現當時的情景,好嗎?
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審驢”部分)練讀、抽讀。
排演課本劇:(要求:每個同學要投入角色,聯系故事情節,體會角色說話時的神態、動作和心情;角色的語言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適當改動。)
附板書: 包公審驢(奇案)
小偷: 換驢(偷梁換柱)——被抓
餓驢
包公{ 打驢 (欲擒故縱)——破案
↓ 放驢
足智多謀 神機妙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