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與小女孩》第一課時教例評析
師:讀了這句,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愛因斯坦對小女孩的回答很滿意。
師:他的目光那么溫柔是因為聽到了小女孩在說(引導生齊說:“我說也是嗎,瞧你,穿衣服還不會呢,怎么談得上偉大?”)
(出示句子:“我說也是嗎,瞧你,穿衣服還不會呢,怎么談得上偉大?”)
師:小女孩認為(引導生為反問句換個說法)
生:小女孩是說:“我說也是嗎,瞧你,穿衣服還不會呢,談不上偉大。”
師:對此愛因斯坦感到(生說:很欣慰),因為他也需要一種平等的交流,他認為自己碰到了知音。那么,試想一下,在小女孩的想象中,偉人又該是怎樣的呢?
生:小女孩認為偉人應該是衣著整潔的。
生:偉人應是知識淵博的。
生:在小女孩的眼中,偉人應該完美無缺。
生:……
師:而眼前的愛因斯坦的裝束卻是(出示圖片),你能用個詞來形容他嗎?
生:衣衫不整。
師:能結合上文說具體些嗎?
生: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長,整個人就像裹在一張大被單里,腳下趿拉著一雙臥室里穿的拖鞋。(出示句子: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長,整個人就像裹在一張大被單里,腳下趿拉著一雙臥室里穿的拖鞋。)
師:你能演示一下愛因斯坦當時的言行舉止嗎?
(指名表演)
師:你認為他會對付的又是什么呢?
生:他會對付的是物理難題。
生:他會對付的是科學上的疑難雜癥。
師:他是怎么對付的?能找出文中的句子讀一讀嗎?
生:他一邊埋頭走路,一邊像是在思考著什么。
生: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頭沉思。
(出示句子:他一邊埋頭走路,一邊像是在思考著什么。
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頭沉思。)
[創設和諧寬松的“心理安全”環境和無拘無束的“心理自由”環境,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過程中解決問題。教學目標對所有學生來說是開放的,學生的需要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學目標,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擇讀什么、怎么讀,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在學習過程中發揮自己的表達、思考、表演、想象能力。]
師:能說說愛因斯坦對待科學事業的事例嗎?
生:年輕時的愛因斯坦推著兒子的小車在街頭邊走邊思考問題,差點被馬車撞了。
生:在橋頭等一位學生時,愛因斯坦掏出紙進行計算,雨水淋濕了他的衣服也沒有覺察。
生:躺在病床上,朋友問他最需要什么?他雙眼閃亮,低聲說:“我現在只希望有幾個小時時間把一些稿子整理好”;直到逝世前他仍在忘我地工作、工作、再工作……
師:是啊!愛因斯坦就是這么一位惜時如金的人,他幾乎分分秒秒都用來探索自然奧秘。讀到這,你想對老人說些什么?
生:我想對愛因斯坦說:“你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潛心于科學研究事業,你是我們學習上的榜樣。”
生:我想說的是:“愛因斯坦先生,你是那么平易近人,我們敬仰你!”
生:……
師:多可敬可愛的老人,態度又是那么的誠懇,讓我們再次來感受一下吧!(齊讀第二次交往部分)
[這一環節的設計意在創設實踐情境,讓學生用心傾訴,真情流露,既是心靈的獨白,又是個性的張揚,加深理解和豐富了課文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