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望月(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 聯系課文內容,感受文中描寫月光的語句;通過朗讀,激發學生積累有關月亮詩文的興趣。
3、 通過學生自主閱讀,師生互動探究,體會同一個月亮在不同人眼里是不一樣的,鼓勵學生展開幻想的翅膀,用童心來感受和反映世界。
重點:引導學生感受月下江景的美麗,領會作者的寫作順序。
難點:體會同一個月亮在不同人眼里是不一樣的。
教學準備:ppt課件
一、 導入
1、 齊讀課題。
2、 師述:清幽的夜空,明月深情地凝視著大地,靜靜地吐灑著它皎潔的光輝。(演示明月圖,輕音樂)
3、 夜深人靜的時候,我悄悄地走到江輪甲板上坐下來,也看到了一幅月下美景圖。(演示明月圖,輕音樂)
二、 學習第一段(1-2)
*出示:“月亮出來了,安詳地吐灑著它的清輝……月光為它們鍍上了一層銀色的花邊。”
1、學生讀文,畫詞,品讀。
2、交流。
(1)這段文字美嗎?我急著要分享你的感受。(學生自由交流,師適時小結,朦朧美,動態美,色彩美。)并指導讀這段話。
(2)作者真是寫景的高手啊。看,作者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月亮、江面、江兩岸)
(3)讓我們在音樂聲中,循著作者觀景的順序,用你們純純的聲音將月下美侖美奐的夜景勾勒出來。
3、過渡:沐浴在這寧靜靜的月下,感覺的確妙不可言,難怪作者晚上睡不著覺,一個人到甲板上靜靜欣賞。其實睡不著的不只是我,還有我的小外甥。這都是明月惹的禍啊。 板書:賞
三、學習第三段
(一)學習3-12小節
*映示:“我們來背詩好嗎?你一句我一句。”……“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1、我和小外甥開始了有趣的對話,誰來讀讀這些話。
2、評議。
3、誰來背所引詩句的全詩。
4、映示這六首詩,師述:這些詩句中都鑲嵌著一輪明月,然而每一輪明月包含 情與意都不一樣,大家一起來說說。(學生自由說)
5、指名表演讀,師生分角色讀。
6、古往今來,有月的詩句多如繁星,你還知道哪些帶有月亮的詩句嗎?(生說)
7、小結過渡:月下吟誦詩文,是多么美好的感覺啊! 板書:誦 詩和月光一起,沐浴著我們,使我們沉醉在清幽曠遠的氣氛中。讓我們再回到甲板上,看看在外甥的眼里,月亮是什么樣的呢?
(二)學習13-20小節
1、生快速讀13-20小節,找出相關句子。
2、學生說,映示小外甥說的兩句話,指導用“不假思索”“繪聲繪色”的語氣讀好這兩句話。
3、小外甥的話讓我——驚訝不已,這是為什么呀?(想象奇特,充滿幻想)
4、再讀小外甥的話,師述:多么純真的童心,多么神奇的話語,小外甥的話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也打動了沈老師的心。因為我發現,我無需多改動什么,只要將小外甥的話重新排列一下,就是一首充滿情趣味小詩,題目叫《月亮像什么》。 逐行映示小詩,師深情朗誦。
5、讓學生自由地充分地讀小詩,再在音樂聲中齊讀。
6、學到這兒,你覺得小外甥是個怎么樣的孩子?(聰明 調皮 好學 愛幻想)
7、在我眼里,你們和他一樣聰明,一樣對生活充滿情趣,那么月亮在你們眼中像什么呢?板書:喻
并學著剛才小詩的樣也來寫一寫,或者不寫小詩,自由地說一說。
8、小結:哦,這真是童話般的語言啊!這真是你有一顆怎樣的心,就有一輪怎樣的朋月啊!這就是,“以心觀物,萬物皆有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