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望月(第一課時教案設計)
教材認識:這是蘇教版語文第十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課文,寫的是舅甥倆在望月中愉快交談的情形。重點記敘了“我”在甲板上賞月時,聰明好學、愛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賽背誦寫月亮的詩句以及小外甥對月亮的獨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表達了人們喜愛月亮,追求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作者文筆生動活潑,聰明好學、愛幻想的小外甥躍然紙上。本文是一篇散文,散文的特點是形散神聚,全文雖有21個自然段,但卻緊扣“望月”拓展思路,因月生情,文脈清晰可見。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詞語。
3、能給課文分段,并概括大意。
4、能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月光美景的句子。
過程與方法:
朗讀——品味——感悟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望月的樂趣及人們喜愛月亮,追求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在大自然中感受美、欣賞美的情趣。
教學重難點:以理解詞語為抓手,借助朗讀體會欣賞描寫月光的句子,感受人們喜愛月亮,追求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題激趣。
1、談“月”導入。同學們喜歡月亮嗎?說說你看到月亮時的感受。學生暢談。
小結:同學們的知識面真廣,想像力很豐富。月亮總能帶給我們美麗的遐想與憧憬。出示課文插圖,觀察并說圖,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走近舅甥倆,和他們共享快樂。
2、板書:望月 齊讀課題;教師設問;讀著課題,你又會聯想到什么呢?
問題預設:
(1)板書;何時,何地,何人,何事
(2)試著按照黑板上的提示說一說課文的內容。
二、初讀課文。
1、學生按要求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視。
2、交流了解課文大意:讀了課文,知道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嗎?指名回答。
3、檢查生字新詞自學情況。
晶瑩閃爍 光斑 沐浴 瞳仁
不假思索 云絮 封鎖 呵欠
清幽曠遠 外甥 剪影 氣氛
(1)指名讀生字,正音。齊讀。同時相機辨析三組形近字:鍍、渡;喻、愉、偷、愈;艙、槍、搶。相機解釋“外甥”一詞。
(2)指名讀課文,教師注意指導朗讀和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
4、理清課文脈絡,概括段落大意。
(1)提示:課文首尾重點寫誰?中間部分重點寫誰?請根據文章各部分內容的側重點把課文分成三個部分,并概括段落大意。
(2)學生回答,教師進一步歸納。
板書:
月下江景 第1-2自然段
舅甥談月 第3-19自然段
月下幻想 第20自然段
三、精讀課文第一部分。
1、學生默讀第一部分,看看幾句話?主要寫了哪些地方的美景?
2、學生默讀,教師巡視指導。
3、指名回答:一共四句話。
第一句寫月亮出來了;
第二句寫江面;
第三句寫江兩岸;
第四句寫月光為它們鍍上花邊。
4、自由讀每一句話,想象每處的美景,哪些詞語用的好,畫下來,為什么用的好?
5、學生自由讀、畫,教師巡視指導。
6、學生回答,全班交流。
月亮出來了,安詳地吐灑著它的清輝。
描寫月亮出來的句子“安詳”、“吐灑”、“清輝”用的好。“安詳”和“吐灑”寫的月亮仿佛有了生命,有了溫情,就像母親一樣端坐在那里!扒遢x”寫出了月亮光的特點,它不像太陽光那么刺眼,而是很柔和,很皎潔。